如何评价鲁迅对待朱安的态度以及和许广平结婚,和对朱安和许广平的评价?

日期: 栏目:体育资讯 浏览:95 评论:0

  朱安守活寡却在尽一个为人妻为人媳的职责,却受到鲁迅在上海结婚生子的消息。而鲁迅在已有妻的情况下还与自己学生发生恋情,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从一个男人的情怀来讲,这该怎么评价?

  1.鲁迅是一个矛盾的人,身上兼有传统和新式两层价值观,着同样体现在他的感情生活中。

  2.鲁迅和朱安的婚姻是鲁迅的妈妈鲁老太太一手操持的,属于典型的包办婚姻,不单鲁迅,鲁老太太在婚前都没有见过朱安。从外貌上看,朱安长得不好看,至少是不对鲁迅的审美,鲁迅和周作人都不喜欢;从教育上看,朱安不识字,只接受了有限的《女儿经》教育,思想上也和鲁迅难以产生共鸣。周作人周建人认为,鲁老太太选择朱安,很可能是受了媒人的骗。新人极为矮小,颇有发育不全的样子,这些情形,姑媳不会不晓得,却是成心欺骗,这是很对不起人的。本来父母包办子女的婚姻,容易上媒婆的当;这回并不是平常的媒婆,却上了本家极要好的妯娌的当,可以算是意外的事了。 ——周作人·《知堂回想录》

  3.鲁迅得知亲事,人还在日本留学,曾写信回家要求悔婚,遭到鲁老太太反对,要求朱安放脚、念书,遭到了朱家的反对,一次反抗一次有限度妥协未果,鲁迅借助在日留学的机会开始拖延。但是朱安本身比年纪鲁迅大,到了28岁已然是拖延不得,鲁老太太心生一计,诈病骗鲁迅归国完婚。鲁迅受骗回国,心境肯定不会太好。

  4.鲁迅参加婚礼的时候,情绪低落并且挂了相。新婚之夜,鲁迅没有和朱安圆房,很可能把头埋在被子里哭泣以致于第二天脸都被靛青被子染蓝了。鲁迅曾经评价过自己的婚姻:这是母亲送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

  据后人从种种迹象和线索推测,鲁迅可能终身没有和朱安圆房。郁达夫曾回忆鲁迅冬天也不穿棉裤,就是为了压抑性欲。

  5.婚后,鲁迅返回日本,弃医从文回国之后又到了浙江,很少和朱安在一起,即使在一起生活的时光,鲁迅也独居一屋。婚后的生活,大抵如下:据鲁老太太多年后回忆,她发现“他们既不吵嘴,也不打架,平时不多说话,但没有感情,两人各归各,不像夫妻”。她问儿子:“她有什么不好?”鲁迅只是摇摇头:“和她谈不来。”鲁老太太问他怎么谈不来,他的回答是:和她谈话没味道,有时还要自作聪明。他举了个例子说:“有一次,我告诉她,日本有一种东西很好吃,她说是的,是的,她也吃过的。其实这种东西不但绍兴没有,就是全中国也没有,她怎么能吃到?这样,谈不下去了。谈话不是对手,没趣味,不如不谈……” ——乔丽华·《我也是鲁迅的遗物——朱安传》

  6.鲁迅的策略是把朱安供起来,而朱安的策略是持久战,她得知鲁迅和许广平的感情之后曾说:过去大先生和我不好,我想好好地服侍他,将来总会好的。我好比是一只蜗牛从墙底一点点往上爬,总有一天会爬到顶的。可现在我没有力气了,我待他再好,也没有用。 ——乔丽华·《我也是鲁迅的遗物——朱安传》

  朱安是传统女性,家务上是一把好手,厨艺也不差,可以把鲁迅的生活起居照料得井井有条。但这也是鲁迅和朱安唯一的关联性了,二人思想上的差异导致在生活中无话可说无可交流,朱安的策略,基本上没有成功的希望。

  7.“兄弟失和”之后,鲁迅准备搬离八道湾,之前曾和朱安商议,征求朱安对未来的看法。假定朱安要求回绍兴娘家(鲁迅曾表示假定朱安回娘家将资助朱安生活费用),有学者认为鲁迅就可以以此为契机提出离婚。但朱安选择了和鲁迅一起继续未来的生活。鲁迅并非没有考虑过离婚,一是考虑到离婚妇女在传统社会中要受到道德谴责,二是朱家在朱安出嫁之后迅速败落,如果强行离婚会给朱安带来生活上的麻烦,而这是不符合“供养”这一原则的(鲁迅对母亲有着传统社会表面上服从的一面)。

  8. 许广平生于广州越秀区高第街的富贵人家,家族中多名人大官。祖父许昌言是浙江巡抚。父许炳樗,广东省副省长。族兄许崇智,粤军总司令、广东省政府主席。堂兄许志澄,国民党“一大”宣言起草人,中山大学三届校长。叔祖许应骙,大清礼部尚书、闽浙总督,参与东南互保。此外亲戚中星光熠熠。许卓,百色起义红七军参谋长。许锡缵,地下党人,打入国军空军,建国后是航空工业奠基人之一。许慧君,中科院研究员,夫婿两弹元勋朱光亚。许绍雄,香港著名老戏骨。

  从经历看,许广平一出生就被订了娃娃亲,然而她先是拒绝裹脚,然后争取到念书的权利,再设法解除了婚约,从广州跑到天津投奔亲戚,入直隶北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预科,加入爱国同志会(内有一名人邓颖超),主编《醒世周刊》,参加五四运动,最后考入女师大,成为了鲁迅的学生。由此可以看出,许广平有主见、执着、思想开明而叛逆,这种性格是两人感情的基础,而两人的师生关系则是感情的契机。

  9. 1925年,许广平升入大三,正是思想混沌期,很是苦闷,遂鼓起勇气写信向鲁迅请教,3月11日写成第一封信,不日即到鲁迅手中,鲁迅当夜便写了回信。以后遂通信频繁起来,一月可有五六封,内容从人生、社会、三观到学校的大小风波,还有些对文学事件的八卦,总之是学生忧急地诉说她的困惑和焦虑,做先生的一一开释。鲁迅1934年12月6日致信萧军、萧红,回忆当年说:“我们通信之初,实在并未有什么关于后来的豫料的。”

  两人的关系,从写信、拜访、参观历史博物馆、鲁迅宴请学生到握手,其实是许广平在部部主导的,这很符合许广平的性格,我估计鲁迅也喜欢这种个性。从许广平来看,外表(许广平身高170+)、性格特点几乎完全和朱安相反,这才是鲁迅的真爱。

  10.我曾和友人谈及,感情的双方大抵都应是平等的,但是也存在一方强一方弱的情况,这种情况下的生活有几种模式?答案大概是两种,一种是强的一方控制弱的一方,一种则是强的一方成就弱的一方。鲁迅和许广平的生活,显然鲁迅属于强的一方,二人相处的模式大概就是第二种。但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许广平也想找一份社会工作,但是被鲁迅拒绝了。

  11.许广平和鲁迅的关系不是夫妻,二人未曾结婚,只是同居关系,而这种同居关系在当时的民国是非常流行的,甚至发展出“登报同居”这种文化现象。在鲁迅去世后编订鲁迅年谱的时候,许广平表示尊重鲁迅与朱安的婚姻,在年谱上保留了鲁迅与朱安成婚的条目(年谱的作者是力主删去的)。

  12.以上是鲁迅、朱安、许广平三者关系的梳理,鲁迅身上既有传统的一面,也有现代的一面,至于具体的评价,我想不妨把评判权交给每个人。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评价人物,需要带入到历史环境中去审查,而不要以现在的观念来做唯一的标准,更不要不加甄别的就代入到“不抗婚,不退婚,不离婚。婚内出轨,停妻再娶,一夫两妻”的简单叙事之中。

  我觉得三方都没有错。错的是那个年代。

  鲁迅不退婚是抗争不过家长。不离婚是不让朱安陷于没工作活不了的境地。现代因为性格不合而离婚的人太多了。与妻子说话像对牛弹琴,真的很痛苦的。捆绑在一起,折断对方的翅膀。我爸妈就没有共同语言,我妈就是那个鲁迅,爸爸是朱安,我也无数次想爸妈离婚。我妈也很后悔没离婚,因为有奶奶在,根本离不了。

  朱安是传统女性,她没有独立思想,离了婚就塌了天。现在那么多人维护她,她所倚仗就是有过包办婚姻,她没有过错,但是也没有现代被小三撬墙角的原配那么理直气壮。原配可以喊你承诺过的呢,朱安说什么?“你为什么要娶我又不对我好?”她不会,因为她知道,鲁迅本来就不想娶她。性质不一样。

  对于许广平,那个年代,新式思想女性对丈夫有个包办婚姻妻子觉得很正常。因为这就是新式社会的主流思想。就像今天父母辛苦供孩子上学要求孩子回老家工作,孩子可以说我是独立的个体,我有追求自己梦想的权利

  那个时代的部分人是需要在婚姻方面受到谴责的,这部分人,在未离开家时娶妻生子,却在外面为革命大业努力的时候打着恋爱自由,婚姻自由破除封建社会的名字,另外娶妻,当初的那位自然也就是前世,是封建残留,是自己被压迫的结婚,她们令人厌恶,而自己多么无辜。

  但是这些人里面,不包括,鲁迅,

  他反抗了封建婚姻,不娶,发现不太可能就开始想着,让对方跟上自己的步伐,结果家里也不肯,他便拒绝回国,结婚被骗回来结婚,他拒绝,没有同房,甚至婚姻是因为被关同一个房间一晚,不得不承担起的,他承担了她的生活,在后面考虑到对方如果离婚可能遇到的情况,也给予对方选择,离婚,还是继续下去,只是当时的朱安选择了不离婚,而鲁迅仍然尊重她的要求,承担对方的生活。

  当初去厦大参观的时候我是抱着一颗对鲁迅婚姻挑剔的态度去的,但是他在这里近乎无可挑剔

  他已经做到最好了,朱安的选择在于朱安自己,鲁迅是时代的受害者,这件事给他带来的更多的是形式上的困难,他无法和许广平结婚,而朱安,她是受害者,除了形式,更是封建思想的受害者,因为封建思想而受到他人加到她身上的伤害,还有她自己因为封建思想残害而产生的思想。

  在这方面,徐志摩和鲁迅不能相比,

  前者是当时的一部分人抱着的自己是封建思想的受害者,妻子是对自己的压迫,他们接受了好处却认为坏处是对方带来的,都是对方的错。

  后者是认为无论自己还是对方都是受害者,在多次抗争无效后,他尽力去平衡了

  鲁迅和徐志摩不一样的,你这个提问比较适用于徐志摩,虽然也是包办婚姻,徐志摩可是两个儿子都生了,而鲁迅跟朱安没有婚姻生活,他也依然认可自己对后者的赡养义务,也始终没忍心离婚,已经仁至义尽了,朱安是很可怜,但从某种意义上她又是幸运的,这是时代的悲剧,鲁迅不是罪魁祸首,反而还为封建社会的牺牲品接了盘,这就是一个伟大作家的伟大人文主义情怀在生活中的现实体现。

  嘿嘿,鲁迅最大的错误就是心软,自己承担了牺牲,负了责任。

  想胡适一般白嫖江东秀,像徐志摩一般三心二意,像金庸一般逼死前妻长子,让后妻终身不育,才是完美的。

  至于鲁迅这种一身承担所有罪恶的人,那只能天下罪业皆归了。

  朱安要是没遇到新婚之夜都没碰他一下的鲁迅,能白吃白喝一辈子?又不做工,又不学习,嫁人她那种三十岁老姑娘,长得也难看,能嫁给谁?能有嫁给鲁迅好?正是看准了鲁迅是君子,看人也是以君子的态度看人,她才能看准人一辈子。

  鲁迅骂了一辈子人,是因为他本质是真真正正的君子,因此看谁都是君子,看到不符合君子标准的,先是不理解,然后就是开口骂

如何评价鲁迅对待朱安的态度以及和许广平结婚,和对朱安和许广平的评价?

如何评价鲁迅对待朱安的态度以及和许广平结婚,和对朱安和许广平的评价?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