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小说中人物经历是从何而来的?

日期: 栏目:NBA赛事 浏览:103 评论:0

  我有些好奇,像张爱玲这样的优秀作家,故事中人物经历都是从何而来的?从何得到人物原型?是道听途说的吗?还是和本人聊天得来的?如果不是本人的亲身经历,那么多详细细节,心理活动一个作家该怎么写出来?

  本人想认真写小说,学习张,鲁,不想写典型的网络小说。但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很多都是她妈妈姑姑嘴里听来的。比如红玫瑰与白玫瑰的男主角,是姑姑的朋友。半生缘是好像是脱胎于毛姆的小说。秧歌是公式作文。

  金锁记 花凋 等早期的一些巅峰作品,脱胎于她的家族秘闻。因为金锁记这部小说编排长辈,张家和亲戚家直接断了来往。也有一些小说是八卦新闻,小报上来的

  张爱玲的才华,在于她能从身边的材料里,做艺术化处理。我觉得张爱玲的天赋在于,她的共情和同理心特别强,有一部分作家,一辈子只能写自己,事情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根本写不出来里,张爱玲不一样,她强大的共情能力能使她对身边的材料深刻的处理。读来,让人觉得,她好像带着眼泪俯瞰世人。

  难得在张爱玲的tag下看见如此高质量的问题——好,我决定认真回答你。(。・ω・。)ノ

  (不过先说好,无论张爱玲、鲁迅还是其他知名作家,出身背景和人生经历都具有不可复制的特殊性,一般人想参考他们的方法展开个人创作,恐怕行不通。)

  众所周知,张爱玲不是爱伦·坡、阿加莎·克里斯蒂那样的虚构型作家,她写小说通常需要准备一个或多个故事材料——可以是自身经历,可以源于他人转述,还可以根据现有作品改写。

  这些年来,经过“张学”研究者们孜孜不倦地探索,关于张爱玲的资料很多都被扒得见底。她一生共创作了三十二部中文小说,大部分故事的现实背景、人物原型乃至具体细节,皆可从《小团圆》与她的散文、书信、访谈、笔记中发现端倪。下面我会按照作品出版的先后次序、将我知道的东西分享给大家。

  (虽然《小团圆》是小说,很多事情当不得真,但我相信里面关于她其他作品的彩蛋基本不是二次虚构——没有必要。)

  1. 《沉香屑 第一炉香》

  作为张爱玲的处女作,《第一炉香》无论语言风格还是人物塑造都不够成熟,却也足见功力。

  大部分人物没有现实原型,不过看他们的互动场景,难免联想到《红楼梦》、《海上花列传》等古典小说。水晶写过一篇论文,比较《第一炉香》与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的《仕女图(The Portrait of a Lady)》,或许是这篇小说的灵感来源之一。

  有一个细节,配角周吉婕在《小团圆》第一章以“安姬”的名字再度登场,张爱玲将她的外貌重新描述了一遍——作为一个存在感超低的角色,这个待遇似乎不太寻常。

  以及,张爱玲的大学同学大多家里有矿。梁太太那个鬼宅,在现实里大概是某位同学的私家别墅吧。(⊙ω⊙)

  2. 《沉香屑 第二炉香》

  这篇小说的开头,是一个叫克荔门婷的女生在图书馆跟“我”聊性教育,顺势讲了这个故事——场景多半是假的,然而故事的来源说不定真的如此。《小团圆》第二章写盛九莉对港大外国教授的评价,【她不知道他们小圈子里的窒息】,应该也是暗示这件事。

  当然,不能忽略毛姆的作品对《第二炉香》的影响——这一点张爱玲不单对周瘦鹃承认过,《小团圆》里也再次提及。

  初版《传奇》的七篇小说,背景有一半在香港,一定是张爱玲大学期间积累的素材。那么,1943年的高产正是数年沉淀的一次总爆发。腰斩《连环套》之后,张爱玲积攒的香港素材消耗殆尽,小说的产出速度便慢了下来。

  3. 《茉莉香片》

  主角聂传庆的原型是张爱玲的弟弟张子静,他的父亲和继母自然对应张志沂和孙用蕃;母亲冯碧落跟黄逸梵的联系比较弱;言子夜的形象有可能参考了港大中文系教授许地山;言丹朱作为初版《传奇》内唯一【合乎理想】的女孩子,是没有原型的工具人——或许借用了炎樱(美化之后)的外表。(╹◡╹)

  前三篇小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大段自然环境的描写。尤其是杜鹃花——【满山轰轰烈烈开着野杜鹃,那灼灼的红色,一路摧枯拉朽烧下山坡子去了】(《第一炉香》);【春天,满山的杜鹃花在缠绵雨里红着,簌落簌落,落不完地落,红不断地红】(《第二炉香》);【人倚在窗口,那枝枝桠桠的杜鹃花便伸到后面的一个玻璃窗外,红成一片】(《茉莉香片》)——香港的山花海树,张爱玲想必很喜欢吧。

  4. 《心经》

  这个故事在张爱玲的作品中其实挺神秘的,我还真找不到原型。有人说故事雏形源自亨利·詹姆斯的《金碗(The Golden Bowl)》,有可能。(强烈建议各位学者安排一下张爱玲与詹姆斯的比较研究!不要天天盯着《小团圆》搞索引!)

  末一幕——许小寒看母亲理行李——倒是有点线索。《小团圆》第十一章讲盛九莉与卞蕊秋的母女关系——【她们母女在一起的时候几乎永远是在理行李】;【她母亲传授给她的唯一一项本领也就是理箱子】。《半生缘》也有一处,写顾曼桢帮沈世钧整理行李。可见“理行李”是张爱玲对母亲很重要的印象。

  5. 《封锁》

  这个故事应该也没有具体原型,大约是张爱玲某天遇上封锁,百无聊赖之际不小心想出来的。(⊙ω⊙)

  男主角吕宗桢被设定成洋行职员,大约出于姑姑张茂渊在洋行工作,对这一职业稍微熟悉些;女主角吴翠远是英文教师,可以联想到张爱玲那会儿正好跟两位中学女生补习英文——《小团圆》不是说,【楚娣托亲戚介绍她给两个中学女生补课。】

  6. 《倾城之恋》

  白流苏和范柳原同游香港,因为战争产生彼此依靠的需求,终于领证结婚。这故事的框架来自母亲黄逸梵的两个朋友——在《小团圆》里是项八小姐和毕大使;或者也有一部分来自张爱玲的同学——《小团圆》的剑妮与魏先生。

  友人说白流苏开篇的处境、跟《红楼梦》从孙绍祖家逃回来的贾迎春很像;我则觉得她那种不甘心在家受气、又害怕失去淑女身份的心态接近尤二姐。

  浅水湾饭店的印象源于张爱玲本人。《回顾〈倾城之恋〉》写道,有一年暑假黄逸梵旅居香港,张爱玲隔三差五去浅水湾饭店看望母亲。

  7. 《琉璃瓦》

  故事背景来自张爱玲的舅舅黄定柱一家。

  黄定柱家里有五个女儿,都很漂亮。张爱玲小时候经常去舅舅家走动。即使父母离婚,两家人也没有断绝往来。据张子静回忆,张爱玲与舅舅家的表姐妹关系很好。【放假回家就往她家跑,也常约她们一起去看电影、逛街。】(《我的姐姐张爱玲》)

  有必要说明的是,张爱玲选择以某家人为背景写小说,并不意味着小说里的情节在现实中发生过。这一篇《琉璃瓦》以及下一篇《金锁记》,一看就只借用了家庭关系,人物经历跟现实中两家人的情况大相径庭,反而更接近一些文学著作。希望各位读者把“影射”的概念搞清楚,别总让我科普这种常识性的东西!(╯‵□′)╯︵┻━┻

  8. 《金锁记》

  张子静读毕《金锁记》,将姜家一众人物跟李鸿章次子李经述一家一一对应——我没太看懂,只记得曹七巧和二爷跟李国煦夫妇有关。其实,我不觉得他这番索引有多少意义——如前文所说,《金锁记》是一部原创成分很大的小说,不是什么家族秘史。

  张爱玲曾告诉邝文美,《金锁记》的背景介于《红楼梦》与现代之间。我也感觉这部小说对《红楼梦》文字风格的模仿、比她别的作品更明显。我的一位朋友说,张爱玲会根据故事内容选择不同的语言风格,写深宅大院的《金锁记》较接近《红楼梦》,讽刺意味的《连环套》则更接近《金瓶梅》,有道理。

  姜长安和曹七巧的母女关系,总让我想到张爱玲跟她母亲。张爱玲写过各种类型的母亲——《心经》的许太太隐忍,《第二炉香》的蜜秋儿太太自私,《半生缘》的顾太太没主见,《秧歌》的月香坚韧温柔……这些都像是讲别人家的故事。然而到了《金锁记》,她明显有代入长安视角——为了控诉母亲对她的伤害。

  9. 《连环套》

  这篇小说当年被张爱玲腰斩,不料隔了三十年又让唐文标翻出来。张爱玲索性在《〈张看〉自序》中向读者交了底。

  港大求学期间,炎樱父亲的老朋友潘那矶先生请她们看电影——这个人是发利斯的原型。潘那矶认识一位麦唐纳太太——也就是霓喜的原型——本来是广东人家养女,三度跟人姘居,生下一大窝孩子。麦唐纳太太的大女儿宓妮——小说中的瑟梨塔——被母亲逼迫,嫁给了潘那矶并生了小孩,一有机会就离婚,带着小孩在洋行做事。自那次约会不久,宓妮请炎樱和张爱玲吃饭;港战结束后,又有张爱玲在炎樱家碰见麦唐纳太太。

  因为炎樱的关系,张爱玲三次、于不同场合跟他们一家人见面,微妙的缘份使她产生写这个故事的念头。

  其实还有一点她没说清楚——被迫结婚又主动离婚的宓妮像她母亲——张爱玲理解生存于时代夹缝中的黄逸梵何其艰辛,所以对跟她相像的人抱持同情。这很有趣——上一篇《金锁记》还以儿女的视角批判母亲,这一篇《连环套》倒又以女性的视角理解母亲——足以见得她对母亲的感情多么复杂矛盾。

  10. 《年青的时候》

  主角潘汝良是医科大学生——看见这个设定,容易联想到炎樱读的恰好是医学专业——难道潘汝良的原型是炎樱的同学?

  沁西亚的故事,倒有可能来自张爱玲的中学同学叶莲华。据遗稿《爱憎表》所记,她会作阖校传诵的古体诗,却因家境窘迫辍学出嫁,一两年后逝世。

  在书上画小人当然是张爱玲自己的习惯。皇冠出版社最新的《张爱玲全集》中,就收录了两幅张爱玲在大学课堂摸鱼画的速写。ʕ •ᴥ•ʔ

  差不多从《年青的时候》开始,张爱玲的创作风格发生了第一次比较明显的变化。不仅不再刻意模仿其他作品的语言,人物和情节也逐渐“去传奇化”。很多人对她作品的印象仍停留在最早的时期,未免太不全面。

  11. 《花凋》

  故事背景依然是张爱玲舅舅一家。

  主角郑川嫦的原型是黄定柱的三女儿黄家漪,张爱玲的表姐。张爱玲在港大读书期间,黄家漪交了男朋友,却不幸感染肺结核,一年后逝世。

  据张子静回忆,黄定柱看到这篇小说时气得半死——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如果王夫人读了《红楼梦》、肯定也会生气的。

  但是张爱玲写作《花凋》,重点不在于批判黄定柱夫妇,而是对这个年轻女孩的祭奠。十七岁那年,她连生两场大病,跟郑川嫦一样体会过直面死亡的恐惧。她共情于川嫦,有物伤其类的意思。

  12. 《红鸾禧》

  故事背景好像还是倒霉的舅舅一家……╮(╯▽╰)╭

  《爱憎表》写道,【我那表姐结婚是经过追求与热恋,我们这些年纪小些的表姐妹们都还替她惋惜,说她白纱下面的脸庞惨白得像死了一样,仿佛她自己也觉得完了。】这段话跟小说里那句很灵性的比喻——【半闭着眼睛的白色的新娘像复活的清晨还没有醒过来的尸首】——相互照应,显然是同一件事。

  13. 《红玫瑰与白玫瑰》

  《张爱玲私语录》里提及这篇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男主角是我母亲的朋友,事情是他自己讲给母亲和姑姑听的,那时我还小,他以为我不懂,哪知道我听过全记住了。写出来后他也看见的,大概很气——只能怪他自己讲。( ̄^ ̄)】七十年代张爱玲接受水晶采访,表示佟振保和白玫瑰她都见过面,红玫瑰只是听说。

  此外,《张爱玲私语录》里还有一条囫囵语——【红玫瑰——炎樱。】我猜是张爱玲不清楚红玫瑰是怎样的人,干脆把炎樱活泼机灵的形象用了进去。

  《小团圆》第三章有写,当年蕊秋为留学时代的情人简炜离婚,而简炜担心娶一个离婚妇妨碍事业,跟一个大学毕业生结婚了——这个故事几乎是《红玫瑰与白玫瑰》的翻版,却与上面的闲话和访谈冲突,应该不是事实。

  14. 《散戏》

  这篇小说的来由我不知道——这么短的作品似乎也没必要找原型。

  但是搭黄包车这一情节我想作点补充。《心经》的许太太和许小寒、《留情》的米晶尧和淳于敦凤、《半生缘》的顾曼桢和沈世钧、《色,戒》的王佳芝等角色都解锁了“乘坐黄包车”的任务,算是张爱玲相当偏爱的场景,而且有海派情调。

  15. 《殷宝滟送花楼会》

  这篇小说张爱玲自认为写得差,当年没收入《传奇增订本》,不料因为唐文标“盗墓”,三十年后又还魂。

  故事讲的是傅雷和成家榴的婚外恋。成家榴是张爱玲圣玛利亚女中的学姐。某天成家榴登门拜访张爱玲,请她写这个故事,后来还听从她的提议去内地嫁了个空军,不久又离婚。张爱玲知道了很不过意,出作品集《张看》时添了个尾声。

  经常听见有人说,张爱玲写这篇小说是为了报复傅雷,因为前不久她写了《自己的文章》驳傅雷的批评《论张爱玲的小说》。我认为这个结论并不靠谱。一方面,傅雷写批评的时候化名“迅雨”,刚出道的张爱玲不见得知道作者的真名。宋淇在《私语张爱玲》中也写道,他揭晓“讯雨即傅雷”的时候张爱玲有点惊讶。另一方面,张爱玲写信告诉宋淇夫妇,为了遮蔽,她将傅雷的形象与一个圣约翰大学的讲师糅合,而后者品行不堪——所谓“影射”,是要让读者知道原型是谁,哪有故意遮蔽的道理?

  16. 《桂花蒸 阿小悲秋》

  散文《写什么》里,张爱玲表示,她不了解无产阶级,最多写一点家里仆佣的事情。这篇小说像一份日记,存档了女佣丁阿小寻常的一天。

  丁阿小这个角色,想必大家是不陌生的。早在《连环套》,她便以霓喜的干姐姐、汤姆生的阿妈的身份登场过;之后写《秧歌》,金根进城找月香的情节、分明跟《阿小悲秋》的丈夫来访是同一件事。把一个角色前后用了三次,想必实有其人。

  我记得张爱玲家的佣人中,何干是合肥人,张干是南京人,此外或许还有天津人(张家旧宅的老仆)及湖南人(母亲的陪嫁丫鬟)——倒是不曾听说苏州娘姨。要不然就是《小团圆》第三章里煎葱油饼的老秦妈的朋友?反正爱丁顿公寓一直有外国住户。

  17. 《等》

  故事发生在某家推拿店的某个下午,讲一群等待推拿的人散漫的闲聊。这种时间与空间高度集中的写法,比起小说倒是更接近话剧,却没有后者必备的冲突。

  当然不是纪实——张爱玲总不至于搬张小板凳、坐在推拿店一隅做笔记吧?(⌒▽⌒)较可能的情况是家里有客来访,她陪坐;也有在电车、医院、公园之类的地方听见的只言片语——她将这些形形色色的小市民的外貌、神情、动作、语言整合到一起,构成小说的主题——生命于等待中流逝。

  18. 《留情》

  这篇小说其实是《倾城之恋》的庸俗版后续——不是说立意,事实是在《小团圆》里,米晶尧和范柳原的原型同是毕大使,淳于敦凤和白流苏的原型同是项八小姐。不过为了读者买账,张爱玲写《倾城之恋》的时候,给角色加了厚厚一层滤镜。ʕ •ᴥ•ʔ

  华侨或留学生这一类人设,在张爱玲的小说里屡见不鲜,毕竟母亲和姑姑出国留学期间交游广阔。我模糊的直觉《留情》中的杨太太带着点母亲或姑姑的影子,尽管相当隐晦。

  止庵先生编辑《张爱玲全集》的时候有个发现——【最初的《传奇》版本第一篇是《金锁记》,第二篇是《倾城之恋》,后来修订的时候就把《留情》放在第一篇了,第二篇是《鸿鸾禧》,放在前面的就是她觉得最重要的作品。】张爱玲的创作观是不断变化的,这是又一个佐证。

  19. 《创世纪》

  这是跟《连环套》一道“出土”的腰斩之作,写的是张爱玲的祖姨母一家。(张爱玲的亲戚太多了,即使在《小团圆》里再次登场,我也区分不清楚。=_=)不同于《连环套》有比较详细的故事脉络,《创世纪》用她的话说,【预备怎样,当时都还不知道,一点影子都没有,在我这专门爱写详细大纲的人,也是破天荒。】(《〈张看〉自序》)

  夏志清先生读了《创世纪》,倒是产生兴趣,去信建议张爱玲写她祖父母或母亲的故事。张爱玲覆信表示《小团圆》里有。《小团圆》延迟出版三十余年,不知志清先生是否赶上了。

  20. 《郁金香》

  2005年,陈子善先生于一份1947年的小报《小日报》上发现了这篇佚稿。(爱玲:这也能让你找出来……(╥﹏╥))陈先生表示,【它是张爱玲在建国前的最后一部小说,也是唯一一部完整的连载小说,其学术价值也不可低估。】

  我不这样认为。郁金香致敬曹禺的剧本《雷雨》,宝初、宝余、金香的三角关系让人联想到周萍、周冲、四凤——人物性格的塑造和剧情冲突的安排却差很多。可以理解陈先生作为发掘者想维护面子,不过文学评价还是要更公允些才好。

  21. 《多少恨》

  这是张爱玲根据自己第一部电影剧本《不了情》改编的通俗小说。(爱玲:一个故事赚两笔稿费何乐而不为?)情节走向或许有点接近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e)的《简·爱》——倒也有限。

  虞家茵和夏宗豫起课的情节值得做个注解。张爱玲潜意识里有点相信预言、算命一类的东西,平时也经常起课占卜吉凶。为此,冯睎乾先生特地写了一篇《张爱玲的牙签牌》,逐个分析她在宋宅留下的十九张签文——虽然文章写得挺牵强的,但复原了一部分张爱玲当时的心理状态。宋淇也在《私语张爱玲》一文中写到相关事宜。不过,表面上张爱玲相信这些东西,实际操作起来又是另一回事。例如1952年她去日本找炎樱,就完全无视课书的意见,最终一无所获。

  22. 《半生缘》

  这篇小说原题《十八春》,连载于1950年至1951年的《亦报》;1967年张爱玲改掉了主角团共赴东北搞建设的happy end,以《惘然记》为题在《皇冠》月刊连载;1968年出单行本时定名《半生缘》。

  作为张爱玲第一部长篇小说,《半生缘》的基本架构来自美国畅销小说家马宽德(J.P.Marquand)的《普汉先生》,包括顾曼桢、沈世钧、许叔惠、石翠芝的四角关系、两地分合及少量细节;前半程曼桢与世钧渐行渐近的感情互动,则是大量阅读张恨水小说的产物;顾曼璐、祝鸿才、阿宝、顾太太、沈啸桐等角色,倒是很有张爱玲一贯的阴冷风格,带点旧小说的味道。

  《半生缘》的一大好处在于有真实感的细节——它们来自作者的生活经验。曼桢与世钧异地恋的情节,源于当时胡兰成南京上海两头跑、跟张爱玲聚少离多;两人一道去北方菜馆吃饭的场景,却来自张爱玲与桑弧的交往;给对方写长信——大概两者皆有。( ̄▽ ̄)长期的监禁是张爱玲小时候的亲身经历,冯菊荪和沈啸桐郎舅的嫖娼原是黄定柱与张志沂的作风,沈啸桐的小公馆应该是天津那一个……如此种种,能看出张爱玲对日常生活的留心。

  《半生缘》的另一大好处在于“草蛇灰线”的谋篇布局。尺寸不合的红宝石戒指、容貌相似的姐妹、父亲和舅舅不堪的过往、朴素的蓝布衫、砂锅里炖着的火腿汤、黄昏时分叫卖豆腐干的声音、紫色丝绒旗袍、枕边的小说和台灯、手打的灰色绒线背心……一切看似琐碎的事物,俱是精心设计的伏笔。通篇读下来,逻辑严丝合缝、冲突层层递进、全无一处闲笔。

  对了,张爱玲修改《半生缘》的时候,其实有考虑叔惠和翠芝的团圆结局或双重结局(曼桢和世钧是没指望了(⌒▽⌒)),效果应该类似于沈从文先生的《边城》——不过想想还是算了。

  23. 《小艾》

  这篇小说是继《十八春》之后,又一部迎合新环境的作品,写的很坏。张爱玲自己也知道,离开大陆的时候没有带走,不料于1986年被陈子善找到。(陈子善:\(≧▽≦)/;张爱玲:Σ(゚д゚lll))

  彼时张爱玲精力不逮,故委托编辑删改“碍语”及末一章“光明的尾巴”。1987年,修改版《小艾》被收入《余韵》。

  《小艾》的故事,部分取材于张爱玲的表大爷一家。席景藩参与政治活动被枪杀,席五太太忧愤而死等事,《小团圆》第三章均有交代。小艾这个角色,我直觉有点像《小团圆》里蕊秋的陪嫁碧桃。华妃折磨席五太太和小艾的部分,稍微有一点《红楼梦》第六十九回秋桐欺凌尤二姐的意思。

  根据张爱玲在《关于〈小艾〉》中的声明,推测《小艾》的大纲被大幅调整过,而且违背了她的意愿——我想这是她最终选择离开大陆的根本原因。

  24. 《秧歌》

  张爱玲特别为这篇小说写了《跋》,交代了主要材料的来源。(网上恐怕搜不到。)

  《人民文学》刊载了一则小说,写饥荒中农民抢粮的故事——于是有了高潮的军民冲突;认识的一个女孩子去南昌附近的乡下工作,跟农民同吃米汤度日——于是有了顾岗进乡考察的内容;报纸上连载过一篇女干部的自传,讲她在老共区的生活状况——于是有了王同志的回忆;还看了一部红色影片《遥远的乡村》,里面有一幕是火烧粮仓——于是有了末尾月香的复仇及顾冈的电影剧本。

  农村生活的各种细节,当然来自张爱玲1946年去温州找胡兰成的旅行见闻。遗稿《异乡记》中有非常详实的记录,包括乘火车、杀猪、打年糕、结婚、社戏、舞狮子、上茅厕、吃小饭馆等等——这些场景,在《秧歌》、《怨女》、《小团圆》、《华丽缘》等中后期作品内均有呈现。并且,《异乡记》里还有几段,写金根和月香在院子里吃饭,连名字都不改——不知是张爱玲什么时候的构思。

  顾冈这个角色其实有桑弧导演的感觉。“下乡考察、拍摄宣传电影”,也符合桑弧的职业需要。甚至张爱玲会接触红色影片,可能也跟他有关。

  自《秧歌》问世以来,一直有人认为这部小说跟《赤地之恋》一样,是根据美国新闻处提供的大纲写作的宣传文学,没有任何艺术价值——这个观点实在荒谬。

  1978年,宋淇发表了一篇《唐文标的“方法论”》澄清此事——其一,《秧歌》是先用英文写完、交给纽约出版商Scribner’s,再由张爱玲自译成中文、于《今日世界》连载,整个创作过程不受任何干预——只是因为美国出版社效率低,英文版《The Rice Song》单行本的问世时间反而比中文版《秧歌》单行本迟了一年;其二,错误的来源是唐文标的《张爱玲杂碎》,歪曲篡改水晶的《张爱玲的小说艺术》,把一本给了大纲的小说(《赤地之恋》)硬说成两本(《秧歌》&《赤地之恋》)。除此之外,我不觉得美国新闻处的情报搜集能力那么差,只拿得到《秧歌》这样浮泛的资料。

  其实不必这么麻烦。任何一个认真读完《秧歌》的人,都看得出这篇小说与《赤地之恋》的水平完全不在一个层级。司马新先生在《张爱玲的今生缘》一文中倡导,【不因自己政治立场来批评文学。如果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不会因此将《秧歌》贬值;自己如果反共,也不会去高捧《赤地之恋》。】愿与诸君共勉。

  25. 《赤地之恋》

  这篇小说确实一言难尽……

  故事大纲来自美国新闻处。因为张爱玲在《序》中声明「这是真的」,我相信这篇小说至少具备“片面的真实性”——历史上发生过那么多事,总有一些比较极端的案例嘛。

  当然不是说材料靠谱作品就是好的。(反过来说好的作品也无所谓材料是否真实——又不是写历史。)事实是这篇小说前四章土地改革的部分还算不错,张爱玲没参加过土改,有些内容大概借鉴了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然而从第五章搭火车开始越写越差,戈珊、黄娟与刘荃的三角恋爱令人昏昏欲睡,末一章的朝鲜战争更是有种“把资料抄上去拿稿费算了”的敷衍感。=_=英文小说写完后也没能在美国发表,张爱玲只好又把它译成中文由香港出版。

  对张爱玲来说,写作这件事真的勉强不来……

  26. 《五四遗事》

  1952年至1955年,旅居香港的张爱玲除了完成《秧歌》和《赤地之恋》两部长篇小说,还用英文写了几个短篇小说,《Stale Mates(老搭子)》便是其一。1957年,张爱玲把该作自译成中文《五四遗事》,发表于台北《文学杂志》。

  这篇小说有个副标题【罗文涛三美团圆】,这个说法在《小团圆》第九章里见过,我想多少带着讽刺胡兰成的意思。╮(╯▽╰)╭

  将故事的主要舞台选定为西湖,大约缘于张爱玲对该地的特殊情节。她小时候随母亲和姑姑去过一次西湖,写了日记拍了照片,人生第二篇小说写的就是一个失恋女孩从上海乘火车去西湖自溺。(~_~;)离开大陆前因为想写这个故事,她还特地参加中国旅行团旧地重游。

  中间一段罗和范船上重逢的场景似曾相识。隐约记得龚之方说,当年文华影片公司的投资人吴性栽请成员们游玩无锡,在吃船菜的时候偶遇戏剧家洪深,于是请他跳到这只船上与张爱玲见面,缓和了两人最近因为电影《太太万岁》产生的矛盾——然而根据祝淳翔先生《张爱玲巧遇洪深?》一文的考证,洪深是1947年11月7日邂逅吴性栽的无锡游大团队,那次张爱玲没去;1948年3月26日,张爱玲参加了吴性栽重游无锡的小团队,而洪深已于半月前去了厦门。可见龚之方的回忆是个“弗洛伊德式的错误”——那么《五四遗事》里交船的情节是桑弧告诉张爱玲的?

  27. 《怨女》

  这是张爱玲赴美以来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英文原名《The Rouge of the North》。依然是因为英文作品投稿无门,只好改成中文在港台发表。《怨女》开始连载一年之后,《The Rouge of the North》终于由英国伦敦的Cassell and Company出版,反响平平。

  故事主线同《金锁记》,然而张爱玲增删了许多情节——添加了大量第一视角叙述,把“彻底”的曹七巧改成了“不彻底”的柴银娣;《金锁记》中占重要戏份的姜长安被删去,大约因为她的故事过于传奇化;柴家的农村生活、结婚的场景,仍是《异乡记》的材料;中间“圆光”那一段,是从《歇浦潮》剪下来的。

  再说一个小彩蛋。《怨女》出版的时候,夏志清等学者不喜欢,提了些批评意见。张爱玲本想以《红楼梦》为例作序,证明曹雪芹的许多主张在他那个年代同样不合时宜。结果序言没写(可能是觉得太冒撞了),倒是触发了张爱玲深入研究《红楼梦》的兴致,于是她写了一篇论文《〈红楼梦〉未完》,之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直到完成整本《红楼梦魇》。(我之前说是跟宋淇的讨论刺激了张爱玲的研究兴趣,不想另有这样一个缘由。爱玲:(°▽°)抱歉,一不小心研究了十年……《海上花》姑且鸽一鸽……)

  28. 《色,戒》

  作品前身是写于五十年代的英文短篇小说,原名《Mesh(网)》,之后一度改名《ChingKei ChingKei(请客请客)》(这么喜感的吗……),最终定名《The Spyring(间谍的戒指或间谍的圈套,双关语)》。基本材料由宋淇提供。

  英文原稿里,张爱玲似乎参考了英茵和平祖仁的故事,但作品没能发表。七十年代张爱玲想把《The Spyring》改写成中文,觉得主角的形象太像妓女,不甚满意。同时宋淇告诉她,主角的人设不可以是政府手下的专业特工,否则无法过审。接着他说,当年其实有很多中学生和大学生自发组织这一类暗杀行动。于是张爱玲便将王佳芝的人设改成现在这个样子。

  宋淇在接受水晶访谈的时候,对这个故事有更加详细的解释——【那几个学生所做的,就是我们燕京的一批同学在北京干的事情。那时候燕京有些大学生、中学生,爱国得不得了,自己组织一个单位,也没有经验,就分配工作。其中一个是孙连仲的儿子孙湘德,他是一个头子,在天津北京匡匡匡一连开枪打死了好几个汉奸,各方面一查之下,什么也不是:军统也不是,中统也不是,都不知是谁搞的?后来,就有人不知道怎么搭上戴笠军统的线,就拿这些人组织起来。一旦组织起来就让反间谍知道了,于是有几个人被逮去了。其中有个开滦煤矿的买办,姓魏的,有两个孪生的女儿,很漂亮,是我在燕京的学生,上面一看,也不像,就给放了出来。故事到了张爱玲手里,她把地点一搬,连上汪精卫、曾仲鸣等历史事件,那就完全是她自己臆造的了。姓易的看来是丁默邨。】(《访宋淇谈流行歌曲及其他》)

  《色,戒》自1978年发表至今,不断有人指认王佳芝的原型是郑萍如,包括国内最早一批研究张爱玲的学者余斌。然而随着2020年《张爱玲往来书信集》这份重要资料的披露,这一猜想已经全无可能。《色,戒》的故事从始至终跟郑萍如没有关系,曾经参考过的英茵也由于英文写作的失败成为废案。虽然我认为即使借用了某人的经历,也不一定意味着“影射”,不过《色,戒》好像根本谈不到这个问题。

  还有几处情节方面的改动我稍微说一下。英文原稿里,珠宝店在南京东路的永安百货,付款方式是直接给现金,主角最后是戴着戒指离开的——然而一方面宋淇指出永安百货没有珠宝店,交易方式不可能是现金(通货膨胀),另一方面张爱玲意识到如果戒指带走了像是收钱买放——于是两人重新画地图捋情节,将主要舞台定在南京西路与陕西北路交叉口的平安大戏院一带,交易方式是开十一根“小黄鱼”(十根感觉不够真实)的单据,戒指次日提货。珠宝店的原型是炎樱家的那个,所以老板和店员是印度人。修改期间宋淇一度建议换成钟表店,觉得大座钟在最紧张的时刻轰然响起极具戏剧张力,但是由于张爱玲不熟悉钟表店的环境作罢。从这一系列斟酌修改的过程,可以看见张爱玲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

  29. 《相见欢》

  作品前身是英文短篇小说《Visiting》,宋以朗先生藏有英文未刊稿。

  张爱玲在致宋淇夫妇的信中说明《相见欢》的创作背景——【是我在大陆的时候听见这两个密友谈话,一个自己循规蹈矩,却代这彩凤随鸦的不平得恨不得她红杏出墙,但是对她仅有的那点不像样的罗曼斯鄙夷冷漠,几个月后(’52春)她又念念不忘讲了一遍,一个忘了说过,一个忘了听见过。我在旁边几乎不能相信我的耳朵——她们都不是健忘的人。伍太太是实在憎恶这故事,从意识中排斥了出去,这一点似应设法达出。伍太太二次反应相同,可见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我非常震动。】(《张爱玲往来书信集》)

  故事中的伍苑梅是张爱玲安插的视点人物,不过她有自己的故事线,跟张爱玲关联很弱。伍太太的原型我认为是姑姑张茂渊——有可能融合了一小部分母亲黄逸梵的形象,尽管她当时已经离开大陆。张爱玲于《表姨细姨及其他》一文提到伍太太实有其人,而且跟随丈夫留学英美多年,英文很好——如果不是张爱玲故意替姑姑掩饰,那就说明伍太太的人设还参考了第三个人。

  宋淇当年读完《相见欢》的手稿,表示该作是张爱玲的小说中最“高深莫测”的一篇;止庵先生也认为《相见欢》是张爱玲后期的四个短篇小说里最“反传奇”的一个——他们说得对,因为这个故事我到现在还没理解透彻。(⌒▽⌒)不过我感觉它的写作手法接近她前期的作品《等》,人物减少了,层次却更复杂,完全“意在言外”。万燕教授写过一篇读后感《太太们和先生们的“等待戈多”》,推荐大家一读。

  30. 《浮花浪蕊》

  这篇小说原本也有英文未刊稿,可惜被张爱玲丢失。╮(╯▽╰)╭

  根据宋以朗在《宋家客厅》一书里的推测,《浮花浪蕊》的英文原稿似乎叫《The Shanghai Loafer(上海懒汉)》,而且仅有艾军和范妮一条故事线。

  张爱玲致夏志清的书信里提及这篇小说——【《浮花浪蕊》一次刊完。没有后文了。里面是有好些自传性材料,所以女主角脾气很像我。】她所说的“自传性材料”主要是指五十年代的两趟长途旅行——1952年,张爱玲从上海经广州去香港,不久又坐海船到日本托炎樱找工作。小说里想起或遇见的人和事,大多应该不是虚构,不过洋行职员的相关经验肯定来自姑姑。洛贞姐姐的人设大约也参考了姑姑的形象。

  张爱玲在《〈惘然记〉二三事》里写道,【《浮花浪蕊》最后一次大改,才参用社会小说做法,题材比近代短篇小说散漫。】她所说的“社会小说”指的是从《儒林外史》到《官场现形记》一脉相承的中国古典小说,【内容看上去都是纪实,结构本来也就松散,散漫到一个地步,连主题上的统一性也不要了。】(《谈看书》)将《浮花浪蕊》对比《海上花列传》,不难发现两者的布局方式接近。主角洛贞的定位类似洪善卿或齐韵叟,游走于各条相对独立的故事线,串联起交错的时间与空间,使它们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浮花浪蕊》的核心全在一个“浮”字。有水性杨花的意思,但我想更多是要表达身世浮沉的苍凉意味。背井离乡寻求出路的洛贞,投奔女方娘家的李察逊夫妇,分居两地感情破裂的艾军范妮,出了集中营便火速离婚的咖喱先生……他们是时代洪流里的一粒粒尘埃,短视、软弱、自私、迷茫——却也是认真地考虑着自己的处境,坚持生活下去的普通人。

  31. 《同学少年都不贱》

  该作完成于1978年。然而因为涉及政治、同性恋这些敏感话题,宋淇建议张爱玲暂且不要发表。(看吧,言论自由的台湾。(~_~;))所以,直至2004年皇冠出版社五十年周年庆,这篇小说才重见天日。

  这是个中学时代的同窗好友在美国重逢,却因为境况悬殊一度话不投机,最终分道扬镳的故事。主角赵珏的原型是张爱玲本人,尽管她作了一系列遮蔽——如果一时间看不出来,也是因为她中学时代的过往没多少人了解。恩娟这个角色,宋以朗猜测其原型是汪宏声《记张爱玲》里谈到的张秀爱——那个由于喜欢张资平、常常跟喜欢张恨水的张爱玲争辩的女孩子——近年冯睎乾先生的文章《张爱玲神秘的笔记簿》证实了这一点。张爱玲初到美国那会儿曾给邝文美写信,说一个圣玛利亚的老同学约她去一家宁波馆子吃饭,然而整场谈话索然无味、隔膜很多——可能就是这篇小说的主要材料来源。

  此外又有许多细节值得探讨。赵珏那句【有目的的爱都不是真爱】是张爱玲坚持的爱情观;崔相逸这名字的存在是为了蜻蜓点水地提一下胡兰成;宣望至少在政治立场方面跟赖雅一致;司徒华找茬的部分,对应的是张爱玲受乔治高委屈的几件事;甘遒迪总统遇害的新闻令张爱玲非常震动,所以写进了结尾。

  再补充一下同性恋的话题。张爱玲中学读的是圣玛利亚女校,教会学校“禁欲”的压抑气氛,加上长期接触不到异性,女生之间难免会产生近似恋爱的感觉。我之前读过一部日本小说,里面有写教会女校的学生由于性压抑,半推半就地让老师带出去援交的情节。《同学少年都不贱》中关于同性恋的描写或许是无心插柳,然而也不失为一个值得探讨与反思的社会问题。

  ·终·于·写·完·了……_(:з」∠)_这次真的忍不住要发几句牢骚……

  很早就打算为张爱玲的小说作一次正本清源,却一直没想好如何下笔。近日竟被这问题打开了思路,于是兴致勃勃地开始码字。

  然而,工作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差点放弃——原本以为不过给每个故事交代几句,何况故事背景大多是我熟悉的——实际写起来才发现,几乎每句话都需要查证。_(:з」∠)_平时读书看资料不觉得,但是既然要分享给别人,就不能不为自己的文字负点责任——结果花了整整一个星期才磨出来。也是要怪那一群胡乱臆测、以讹传讹的“研究者”,让我增加了不少工作量。(╯‵□′)╯︵┻━┻

  (我写这篇文章,也不乏一些猜测的内容——毕竟她早期的创作经历太神秘,好些作品一点影子都没有。希望大家谨慎看待带有“可能”、“或许”、“大概”之类模糊性词汇的观点,不要将它视为板上钉钉的事实——谣言多是这样产生的。(╥﹏╥))

  况且我总觉得,一般读者看完这篇文章,会稍稍失望的吧?两年以来,我经常听到一类声音说“张爱玲是横空出世的天才”——其实哪一位作家写作,不是依靠吸收前人的经验加上自己大量的文字训练?何况我还知道太多她创作过程中的困顿,更难将她视作“天才”。

  既然想真正了解一个人,那么就应该尽量平视——我是这么认为,不过也管不了那许多。

  这篇文章呢,整体读下来还比较满意。唯一一个地方有点遗憾——我在码字的过程中抽掉了《小团圆》。我非常清楚,以这篇小说的结构之繁复、言语之晦涩,决不是几百字的小作文能讲明白的。止庵先生2009年写的那篇《女作家盛九莉本事考》固然有理有据,不过随着近十几年新资料的陆续公开,很多内容亟待补充。我倒想写这个——但是经历这次的教训,恐怕得缓些日子了。ʕ •ᴥ•ʔ

  小说家的素材是来源于生活,怎么讲就是另一回事了。

  追求情节的离奇性,本身就落了下乘。

  我发掘原型主要从半自传《小团圆》,作为喜欢张爱玲的读者,看这本书真的时常会有一种发现彩蛋的惊喜感,这种分析方法肯定非常不专业,所以这个回答只是记录一些个人的感觉,没有什么考证

  《茉莉香片》的聂传庆原型是她的弟弟张子静,《小团圆》中九林也有一段签废弃支票的情节,不知道是否真的发生过。

  《红玫瑰与白玫瑰》佟振保原型应该是书中的“简炜”,与有夫之妇恋爱使其离婚后为了前程娶女大学生。

  《花凋》里的川嫦有书中美丽而早逝的表姐纯姐姐的影子,可能也与九莉去医院病房里那个十七岁就逝世的女孩有关,关于郑先生原型比较广泛的说法是张爱玲的舅舅。

  《留情》里的敦凤和米先生原型应该是书中的毕大使与项八小姐。

  答了一半去看高赞发现整理的很全面了,再说一点没有提到的个人小想法。

  《小团圆》中九莉时常画简笔画,画出她母亲的脸,《年轻的时候》中的潘汝良也总是不自觉的画同一张侧脸。

  《阿小悲秋》中的外国人哥儿达先生与《连环套》中汤姆生的习惯性情十分相似,不知道是否确有其人。

  《少帅》中周四小姐与少帅的幽会的情节与《小团圆》中邵之雍与九莉的幽会情节很相似,对话也相似。

  张爱玲出身名门,家族庞大。

  纷繁复杂的家族关系,给了张爱玲无尽的人物灵感。

  张爱玲笔下的人物和故事,不少是以家族成员的人生经历为蓝本的。

  比如《红玫瑰与白玫瑰》的男主角,其原型是张爱玲母亲黄逸梵的朋友。

  这位长辈来家里做客时,向黄逸梵和姑姑张茂渊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大人们以为年幼的张爱玲听不懂,却不想这个小女孩记住了整个故事,成年后进行加工,其体量支撑起一部文学作品。

  《金锁记》中的家庭背景,借鉴了张爱玲太外祖父李鸿章的次子一家的生活。

  《花凋》则是以张爱玲的表妹、舅舅黄定柱的三女儿黄家漪的爱情悲剧为灵感来源。

  《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和姜季泽,也是借鉴了李鸿章这个大家族的故事。

  张爱玲把家族旧事当做素材,有些亲戚不关注文学作品,对此全然不知。

  有些亲戚,比如她的舅舅黄定柱则是暴跳如雷,一度认为自己白疼这个外甥女,和她讲了那么多家族旧事,他的有问必答,倒成了一种笑话,被才女外甥女写成文章,人人传阅,人人都可以看他的笑话。

  其实,现代人来说,大家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稀疏,断亲现象明显。

  像张爱玲这样的家族背景,能够提供的家庭视角,渐渐成为历史,或者是小说以及影视剧才有的背景素材。

  张爱玲的家族背景,成为其作品的一部分。

  这算不算张爱玲用自己的才情,为自己庞大的家族传奇,贡献了一份力量?

张爱玲小说中人物经历是从何而来的?

张爱玲小说中人物经历是从何而来的?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