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为什么都是英法两国联合打德国? - 知乎

日期: 栏目:体育赛事 浏览:67 评论:0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为什么都是英法两国联合打德国? - 知乎

  两次世界大战所有解决的都是“以英国主导的世界秩序”问题。德国作为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面临着比日本、美国更危险的局势。法国则是尾随英国追求自身利益。

  (1)“一战”时,世界的主要格局是:英国世界警长,法国是世界副警长;美国是美洲地区分局副局长,德国则是四处开花想挑战这一格局

  “一战”前,德国向拉美地区发展资本,直接冲击了英国和美国的利益,特别是与墨西哥打得火热,直接伤害到美国的核心利益。

  图注:意大利虽然加入“同盟”国,但一直没加入德奥对英法进攻,出兵后反而是打德奥,详见“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为何找“最爱投降”的意大利做盟友”这一问题

  同样,在欧洲、在非洲、在亚洲,作为英国居主、法国居辅的政治格局,德国硬生生地去插受,在俾斯麦执政后期在非洲的殖民地就已达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威廉二世时期,德国在中国是“最活跃”的外国侵略者。这必然引发英法的不满。

  同时,自从“普法战争”法方拿破仑三世皇帝被活捉、巨额战争赔款以及领土被割让后,俾斯麦一直到死都在担心法国报仇,同样,威廉二世也是如此。因此,对法国的“围堵”、抑制是无时无刻。因此,法国只能跟随英国,利用英国的力量“复仇”。

  (2)“二战”时,世界的主要格局是:英国是世界警长、美国是副警长兼美洲分局局长,法国势力、实力更加不及德国,在此情况下,法国为了“报仇”、为了防止德国为“一战”复仇,同样只能以英国为主

  法国和德国“二战”后的“和解”堪称“智慧之举”。从1870年到1945年,在长达75年的历史里,德法两国互相敌视、战争,结果法国虽然仍是“四大强国之一”,但国际话语权“断崖式”下落。德国呢?两次世界大战的元凶皆以失败告终。

  在美苏两大超级强国压力下,法德两国的精英们终于为了本国的利益捐弃前嫌,合起手来一同构建了今天的欧盟。可以说,法德合则两利、分则两害。

  现在的国际环境与过去已经完全,法国过去与英国合作,从1870年代到1950年代百年里保证了自身利益。如今,英国已经跟随在美国背后,作为大陆国家法德只能靠欧盟才会成为“强者”之一。

  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德国主动挑起来的

  尽管英国和法国都属于当时的世界强国

  但是德国确实也是很猛的

  所以,英国和法国这两个单独打德国太过于吃力,所以只得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德国

  然而,英国和法国两个加起来打德国都打不动

  德国打起仗来,实在是太猛了

  英国和法国这两个难兄难弟,被德国按在地上不停摩擦

  英国看形势不妙,只好放下身段去求美国

  两次世界大战,英国都陪着笑脸,去求了美国帮忙,美国要是不帮英国的忙

  英国可能就扛不住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面对的是英国,美国,法国三个世界强国,好不容易才被打趴下

  可见,德国的战斗力确实是挺猛的

  简单说就一句,英法是老牌帝国主义国家,是现有国际秩序的既得利益者。德国是来抢食的。

  一战是因为打不过!

  二战是打得过,却没法赢……

  一战时,德国拥有欧洲最强大的工业经济、不比英国和法国加起来少得多的人口、以及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

  一战时,法国和英国对战德国,是险胜。

  法国在一战的士气十分高,因在 1870 年 1 月的普法战争中遭受了羞辱,复仇心切。

  同时,积极寻找盟国俄罗斯帝国和大英帝国。

  二战时,法国因一战而经济崩溃,同时也因一战法国死伤过多(约 560 万士兵伤亡),政府消极安抚政策失去民心,以致于法国作战状态比一战还差。

  这种情况的法国只能求助于盟国。

  并且法国领导层对德国人的态度是消极的,采取被动战略。

  敌不动,我不动!

  法国人认为德国人会像 1914 年那样重复他们最初穿越比利时的行动(施利芬计划)。

  法国最高统帅部的消极应战,也忽视了来自前线其他地区的情报。

  德国早在阿登森林突破了盟军的防线,占领了色当市,并开始向英吉利海峡进发,最终在敦刻尔克撤离。

  此后,法国最高统帅部失去了斗争的信心,迫使政府投降。

  1940年5月9日至6月22日,德军出动了335万军队、2400辆坦克和5600架飞机(其中还有30万来自意大利的额外部队)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他们横扫了法国,并与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一起征服了它。德国人甚至只造成了 18.5 万人伤亡和损失,而法国及其盟国的伤亡和损失高达 200 万人。

  在二战就算有了英国人的帮助,法国也已经输了。

  如果英国人不在那里,他们会输得更快。

  英法是老牌帝国主义,德国是后起的帝国主义。英法把世界上的可占殖民地几乎都占领了。德国后发,技术上,生产能力上超过了英、法。那时没有自由贸易这一说。原料产地被英法控制,产品销售,德国本国市场太小,没有像英、法殖民地一样商品倾销市场。一战前,德国叫嚣要“阳光下的地盘”。结果,一战德国挑战英、法老牌帝国主义失败。

  二战前,德国的经济环境依然如故,还被《凡尔赛》条约限制。德国不甘心受限制,又一次挑战英法主导的世界秩序,又一次失败。战后,英法由于战争都衰败了,崛起了美国、苏联。战后殖民地纷纷独立,很好解决了原料和市场的问题。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