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展望范文

日期: 栏目:体育赛事 浏览:108 评论:0

  课程建设展望范文第1篇

  摘 要 通过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学校体育学课程建设发展的脉络进行了梳理,学校体育学经过了初创时期、探索时期、创立时期、发展时期4个阶段的发展,并根据当代“学校体育学”课程建设的特点提出了展望:树立继承与发展的前进道路、建立课程体系的完整结构。

  关键词 学校体育学 课程建设

  改革开放近40年来,学校体育学课程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某些地方仍然需要进行改革。通过回顾历史,用新世纪的眼光和理性思维来思考,重新去审视和展望有利于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建设和进一步推进学校体育改革。

  一、学校体育学的探索时期(1985-1992年)

  (一)“素质教育”的提出及对体育的影响

  初次提出“素质教育”的是1987年4月,国家教委副主任刘斌提出:“一个时期来,不少地方把基础教育办成了单纯的升学教育,这就导致了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偏向。基础教育不能办成单纯的升学教育,而应当是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是社会主义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提出,引起了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关心,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不仅在全面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而且体育自身也要为学生全面素质发展贡献力量。在这样的前提下,体质就不再是体育发展的唯一目标,体育课程的目标应当包括知识、技能、体能和情意等多方面的内涵。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学校体育工作者开始探索快乐体育等新的教学模式。

  (二)探索时期的全球视野与思考

  在我国,教学大纲和教材历来是通过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编制的,若干次的教材修订均是停留在修补的水平上,唯独这一次改革明确提出了课程改革。这种动态是和全球同步的。作为课程编制的依据,统观全球有着不同的思路,有社会中心主义、有学科中心主义,还有儿童中心主义,而我们是以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学生发展作为3个基点,建立以全面提高素质为核心,注意发展个性的新的课程与教材体系。这种思路是以全球视野反映中国特色的新思路。

  二、学校体育学的创立时期(1992-2000年)

  (一)学校运动训练的新趋势――体教结合

  20世纪50年代到1986年,这是我国运动训练“体教分治”时期。1986年,国家体委和国家教委在山东掖景召开课余训练工作会议,提倡学校自办业余体校和高水平运动队,中小学的业余体校、体育中学和大、中、小学的高水平运动队,实现了体委和教委共管的局面,而重点业余体校和竞技体校还基本是体委主管。此时的特点是“体教结合”、“优势互补”,由教委和体委共同培养优秀运动员的后备力量。

  (二)创立时期的全球视野与思考

  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我国进一步加快了改革的步伐,体育工作者的思想也得到了解放。1984年,日本首相中增根实现了任职后把教育改革作为3大任务之一,成立了直属首相驾于文部省之上的“监时教育审议会”,4年后,基础教育各学科的指导要领颁布,一次以力度最大的全局性课程改革在1984的日本进一步全面展开。1994年,美国国会颁布了《美国教育法案》。纵观全球,大部分国家的课程改革的启动均早于中国,而在20世纪,这种全方位大动作的改革还没有能在中国出现,但是作为改革的思想,却是非常活跃的时期。

  三、学校体育学的发展时期(2001年-今)

  (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核心理念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我们认识到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就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具体目标的核心是“改革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明确地说,这是要改变学科中心论,确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新理念。新课程改革的初始阶段,在报刊杂志上宣传了“构建主义”的课程理论,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发展课程思想。

  (二)发展时期的全球视野与思考

  在进入21世纪后,学校体育学的研究领域产生了变化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基础教学课程改革对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量的课程与教学论的新理念,新观点进入到了体育领域;但是,宏观的理念和观点转变为具有体育学科特征的理念和观点还需要时间。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满足一般的课程与教学论,我们要构建体育学科特有的课程与教学论,在这一方面,我们和世界各国还有一定的差距。

  四、学校体育学课程建设展望

  (一)树立继承与发展的前进道路

  学校体育学从初创到探索,从创立到发展经历了4个时期它是逐步完善的将来还要继续发展下去。学校体育学中核心部分是体育课程与教学论,它是随着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不断丰富的,体育课程改革也是通过继承和发展逐步推进的。在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3种情况:对的就要继承、不完善的要补充、错的要纠正。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是对的,但由于时代的发展,出现了新情况就应当有新的解释。

  (二)建立课程体系的完整结构

  作为“学校体育学”,它是“体育学”的分支课程,它根据学校体育教师的实际工作需要,把该学科分为了4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即学校体育基本原理、体育课程与教学、课外体育(含课余体育活动、课余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学校体育管理。我国的《学校体育学》中“课程与教学论”的介绍还不足,特别这一部分和当前的课程改革关系密切,有必要增加和加深。但是,作为《课程与教学》的分支学科“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也有必要建立起来,我们需要以教育的视野进一步剖析学校体育,这有利于“学校体育学”的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 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2] 彭雪涵.改革开放时期学校体育政策法规的文本解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5):76-79.

  [3] 周君华,解毅飞,王惠琳.中国农村学校体育改革的出路之探索[J].体育学刊.2000(3):76-78.

  课程建设展望范文第2篇

  摘要: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完美结合开辟了教育时代的先河,本文分析国内外BlackBoard教学平台的建设标准的研究现状,目的在于通过分析BlackBoard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现状为以BlackBoard教学平台为代表的在线课程教学平台的更好建设与发展以及教育信息化工作者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BlackBoard教学平台;综述;建设标准;在线课程

  一、研究背景

  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MOOCs、翻转课堂等新一代的网络教学平台也随之进入广大教育者的研究视野中来,高等教育走进了新的发展篇章。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教学变革,网络课程辅助教学已成为目前高等教育信息化改革的重要手段,学习管理系统也是当前高等学校网络教学的主要形式,在众多学习管理系统中,BlackBoard将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深度融和是国外高等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应用的典型代表,研究现状表明:BlackBoard平台是目前全球市场上唯一支持百万级用户的教学平台,在美国拥有着50%的市场份额,目前全球已有上千所大学以及教育机构公司在使用该产品,尽管该平台并非开源免费,但却为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了一整套完善优化的学习和在线评价方案,深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好评。

  二、国内外BlackBoard建设标准现状分析

  (一)国外BlackBoard建设标准

  国外高校无论学校还是教师更多关注的是BlackBoard平台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等,多数高校的已将BlackBoard平台融汇到师生日常教学中,网络教学已经师生的使用习惯,课程建设已经从资源共享的阶段过渡到教学融合阶段、由规范化制作发展到个性化的建设。与此同时多所国外大学也运用学习管理对该平台的使用情况进行测试探究其应用绩效。在这种情况下,对于BlackBoard平台建设,国外高校更多的从理念上的引领与规范,为教师网络教学创造借鉴与参考条件,并为教师提供软件、硬件等服务性支持。

  (二)国内BlackBoard建设标准

  国内的BlackBoard平台应用多数起始于2007年,作为网络课程建设的重要平台,并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同步推进,多所高校的网络课程建设标准也应用到BlackBoard平台课程建设标准上来。一些高校为了促进本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参考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标准,提出了BB平台课程的建设标准,如大连理工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

  至今为止,各大学多门课程已正式投入并使用该平台进行教学与研究,然而在课程与平台个性化建设与使用过程中通过后台分析也明显发现使用情况良莠不齐,其他高校在使用建设使用过程发生的诸多问题也在本校使用时表现出来。

  问题所在:

  ⑴平台运行不稳定,平台时常瘫痪

  BlackBoard平台是典型的商业平台,结合本校情况以班级为单位设置平台入网接口,在课程任务截止期限时间段经常会出现上传失败,服务器读写困难的问题。

  ⑵课程建设简单缺乏设计与科学艺术性

  为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需要课程建设人员提供丰富并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以及学习方法,但目前就本校建设情况来看,更多是的内容的堆砌而无相应的内容选择与界面设计。

  ⑶教育者、学习者的积极性不高

  中国传统教育文化源远流长,更多从事教育专业的学者以渐渐习惯班级授课制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对外来教育文化的冲击却一直带有懈怠与消极情绪所在。

  解决策略:

  ⑴明确本校BlackBoard平台的课程建设标准以及评价标准,以评促建。

  ⑵合理建立课程资源以及时间分配体系,避免大批量用户同一时间段使用。

  ⑶强化师生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并可与本校以及其他高校之g进行交流汲取经验。

  (三)分析与总结

  BlackBoard平台课程在本质上属于网络课程的一种表现形式,国家精品课程项目和精品开放课程项目促进国内高校的网络课程建设与应用,BlackBoard平台的建设标准可以借鉴国内高校的使用与建设经验,国外应用现状以通过项目推进的形式,规范课程的建设标准,通过样板课程以及精品课程建设的引领,促进全校教师快速掌握BlackBoard平台课程的建设方法以及培养使用热情,然后逐步实现BlackBoard平台课程建设的个性化发展。

  国内高校的BlackBoard平台的建设标准和相关网络课程、精品课程的建设标准,为大学BlackBoard平台课程提供了建设经验,而MOOCs、翻转课堂、微课的快速发展则为BlackBoard平台课程建设提供了发展与建设方向,因此,大学BlackBoard平台课程的建设标准,需要结合学校的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而定,结合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方向,按照当前课程制作质量层次,确定建设指标。

  同时在BlackBoard平台课程的建设初级阶段,课程概况、教学资源建设、技术规范、教学活动、教学任务为主。随着课程建设逐渐深入,逐步加大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的比重。

  三、小结

  课程建设展望范文第3篇

  关键词:应用型;软件工程;精品课;MOOC;SPOC;教学团队;教学再设计

  中国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14-0100-02

  1概述

  精品课程建设是我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实施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系统工程。精品课程类别又分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与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其中,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以校内师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其建设是以课程资源的系统化、完整性为要求,覆盖该课程的核心教学目标,通过共享系统向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服务,以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实现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享。本文以应用型本科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软件工程》为例,结合安徽三联学院本地化教学环境,提出具体的课程建设思路,并对未来建设内容进行思考与展望,这对于推动当前《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

  2应用型本科《软件工程》课程教学目标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即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注重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旨在培养学生动手技能,教学体系建设中突出对专业(课程)层面上的“应用”,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设置课程大都以专业应用为主,设置特点准确,既不要求像研究型高校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也不似高职院校的“够用”就可以。《软件工程》是安徽三联学院计算机类专业高年级阶段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其实践性与综合性较强。针对应用型本科,课程教学目标是着眼于软件开发及管理中的最佳实践方法,要求学生掌握现代软件工程规范和相应的软件工具,能够熟练运用当前IT企业普遍采用的基于迭代思想的轻量级软件开发方法(如软件敏捷方法等),在特定开发环境下设计和实现出中、小(微)规模的软件应用系统。

  3课程总体建设思路

  精品课程建设的总体思路要求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充分结合实际教学环境,将课程的相关内容以网络形式对校、内外师生免费呈现,以实现教学资源、教学改革方法、教学成果等共享,提高本地化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对《软件工程》精品Y源共享课程的建设活动。

  3.1课程资源建设

  紧密围绕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类专业《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目标,针对中、小(微)规模的软件项目,以当前IT企业所流行使用的基于迭代思想的轻量级软件开发方法为教学主线,以“实用、适度”为核心,修订教学大纲(含实验大纲、实验指导书、实习实训指导书等),设计与优化相应的电子教案、配套电子课件、应用案例、辅助书籍、网络学习资料、习题、试题(库)等相关电子资源。在此基础上,精心组织与修订课程教学内容,编写并出版应用型本科层次的课程教材。教材内容要以应用型本科学生为主体,体现出中、小(微)规模软件开发与管理流程的适用性与应用性,要包含有软件工程领域关于最佳的项目实践过程及其应用成果案例。课程建设期间,任课教师总结与归纳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部分,结合教学实际,设计与拍摄8讲(每一讲时长不少于45分钟)授课视频,作为课程视频资源提供给学生免费观看,如表1所示。

  3.2教学团队建设

  组建《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团队,团队成员10人以上,要求成员年龄结构、学历与职称结构、知识结构合理,成员大都是多年从事同类课程教学、教研与科研工作的“双能型”教师,而且具备企业实际软件项目的开发经验。

  教学团队应紧密贴近当前本地IT企业的人才需求,适应新型软件行业发展趋势,通过积极开展《软件工程》课程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探索IT行业高素质应用型软件类人才培养新模式。坚持以构建软件岗位能力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作任务为载体,理论适度而突出应用的课程体系,逐步形成“课程服务工作岗位,项目融于教学”的教学特色。团队成员需要高度重视并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依托校、内外软件类实习实训基地,能够部署集教学与应用实践于一体的软件管理平台,搭建真实的轻量级软件项目实施环境,指导项目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以及项目管理能力。团队教师一方面还应该利用业余时间积极申报省(校)级同类教、科研项目,提高教科研水平;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寒暑假,深入一些本地校企合作企业,与企业工程师一起承担并完成企业横向项目的设计与开发工作,参加考试,获取国家(行业)认可的相应的计算机与软件类专业资质(水平)证书或技术认证证书,提升自身动手技能与专业实践水平。

  3.3教学方法改革

  MOOC(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海啸自2012年来袭,已成为当前远程开放教育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受到国内高等教育界的极大关注。SPOC(小型限制性网络课程)把MOOC“缩小化”与“本地化”,为校园小范围规模(或校内某一特定班级)学生提供学习,其内涵是“结合实际教学环境”的“MOOC+class-room”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或教学模式,具有“立足小规模特定学习人群,针对个体因材施教”、能把信息技术与专业教育融合、具有易于服务高校教学;完备的课程模式,有效降低混合学习难度;重新定义教师角色,有助于提高混合学习效果等优势。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应以《软件工程》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为载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结合本地化教学环境与学生认知状况,在“互联网+”背景下,探索与实践《软件工程》课程课堂学习与课下网络自主学习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扩建SPOC教学辅导人员,参与网络教学辅导活动。

  3.4课程网站建设

  设计精品课程网站是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不仅是高校面向校内、外展示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成果的窗口,更是为师生提供课外学习、生生与师生互动、资源共享的自主学习交流平台,不能只是提供课程课件、练习题、授课视频等相关信息,而对学生动态学习的内容提供的不足。设计课程网站不能只是各种课程资源的简单堆砌,要求不仅可以免费获取及下载各类课程资源,还要能够为学习者提供在线评测、交流互动,以及学情分析与统计等功能。设计出在线论坛、虚拟教室、课后社区等模块,实现校内外师生、师师及生生之间讨论。集成一些常用的社会性学习工具,如课程论坛、人际交流工具(QQ,MSN)、博客等,以支持学习者之间的在线交流功能。网站运行稳定,在页面设计上要求图片、文字、视频等元素美观大方,网站页面导航操作便捷,从而真正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提供帮助。

  3.5软件工程信息化平台建设

  软件工程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求教师能够提供模拟企业实际环境进行软件项目运作的更深层次的实践方案。在课程实践环节(课后实验、实习、实训)中,教师需要在实践教学场所(专业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等)安装能够模拟IT企业开发环境的软件工程信息化平台。该平台遵循企业化软件项目运作流程与管理方法,统一集成软件开发实际工作流程以及各开发阶段所用到的软件工具,并对实践教学中的项目团队组建、成员角色划分与权限、各类软件工程资源等进行有效管理。同时平台上还需要提供难度适中、多样化的实际项目案例及其辅助资源,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软件开发环境,满足指导实践教学的需要。信息化平台使学生深入了解软件项目的实际运作流程,获取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后续的软件工程相关的实习及毕业设计环节积累基础。

  4思考与展望

  4.1教师需要增强“教学再设计”能力

  MOOC大环境下,由于MOOC具有“以学习者为中心”、“个性化学习”等主要特点,课程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特c与学习情况,精选合适的资源,并对各种资源进行再设计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精品课程建设不再只是把各类课程资源进行简单堆砌后提供给学习者,教师要针对学习对象的差异而开展“教学再设计”活动。针对课程学习对象特点、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对应的职业(岗位)需求,教师要通过对已有的各种教学资源展开再组织、再设计与再优化活动,帮助学生设定适合的目标,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并及时帮助学生调整和梳理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4.2建立MOOC/SPOC教学发展中心

  MOOC(后MOOC)时代,教师需要不断的学习信息化教育技术,掌握学习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组织等知识,以培养高度的信息素养。今后,高校需要逐步建立起完善的MOOC/SPOC教学发展中心这样的专门机构,为教师积极组织与开展相关信息技术的培训与运用、在线课程学习与分析、相关教学软件的操作与使用、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丰富的教学活动及培训活动,为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提供支持与服务。

  5结束语

  课程建设展望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共艺术课程;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反思;展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研究的背景

  王伟廉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与教学的研究历程分为经验主导阶段(1952―1966年)、理论探索阶段(1976年―20世纪80年代末)、理论初建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1997年)和理论发展阶段(1997年以来至今)等四个阶段,并指出前三个阶段的研究在实践方面存在课程概念的混淆导致实践的混乱、重课程条件轻课程实质、重微观课程轻宏观课程等三个问题;在理论方面存在教学计划与培养方案的编制技术涉及较少、其他学科资源吸收少、方法论基础薄弱等三个问题。

  二、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评析

  1.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界定

  如前所述,前三个阶段的研究中,存在着“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概念混淆的问题。进入理论发展阶段之后,研究者以对“课程”的理解为起点,进而将其置于高等教育这一特殊情境之中,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作出了见仁见智的界说,主要集中于出版的以“高等教育学”命名的各种著作中。

  2.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价值、目标与基础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价值是作为客体的高校课程的存在、作用及变化符合一定主体(即高校中的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的需要及其发展,主要表现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而通识课程是实现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价值的有益途径。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目标存在着课程目标与知识经济社会、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的问题。进入第四个阶段之后,我国课程研究者开始就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基础进行研究,主要代表有王根顺,他就高校课程的文化学基础、哲学基础、社会学基础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研究提供了多维度、多视角的研究方式。

  3.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

  近年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研究,理论上存在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实质没有严格界定的问题;实践上存在课程建设固定化、浅表化、模式化等问题。就具体的研究内容而言,主要集中在精品课程建设、课程群建设、课程资源开发等三个方面。

  三、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研究的反思

  从研究主体上看,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研究的主体不仅有专门的课程理论研究者,还有一些是课程实践活动中的一线大学教师以及高校行政人员,甚至一些高等教育领域之外的人都开始参与到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研究之中,显示了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日益关注。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研究主体的多元化带来了一些研究质量问题的同时,也为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研究注入了新的思想和研究动力。

  从研究对象上看,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研究的范畴不断扩大,基本涵盖了课程研究的各个领域。

  从研究视角上看,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研究的视角不断拓宽,开始采用哲学、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视角,并已经开始尝试着整合其他学科的资源。

  从研究方法上看,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研究不仅有纯粹的理论思辨,还开始进行一些范例研究和实证研究。

  从研究成果上看,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不仅使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理论不断趋于稳定、成熟,而且为我国高校课程的实践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综上所述,从宏观层面来看,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缺乏学理性研究;第二,对实践关注不够。从微观层面来看,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研究投入不足;第二,方法论基础仍未突破,仍未形成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研究的独特范式;第三,公共艺术课程相关概念仍存在界定混乱问题,缺乏系统性。

  参考文献:

  [1]刘 红.通识课程:实现高校课程价值的有益途径[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11): 51-52.

  课程建设展望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锡伯族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改革;校本课程

  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一中学,是全国唯一的以锡伯族学生为主的县级全日制完全中学,创建于一九四八年,是锡伯族西迁至伊犁的戍边屯垦史上中等教育的开始。锡伯族近代教育家色普希贤(清朝伊犁总管)于1882年在锡伯族集聚地开办了义学教育,提出在民族地区学校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他特别倡导尊师重教、尊老爱幼、热爱劳动、肯干吃苦等中华民族的优良风尚;要求学校教育达到修身养性、少年养志。这些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是我校教育教学的不竭源泉。

  我校把“锡伯族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开发”这一课题报上级教研部门并取得立项研究,建立校本研究体系,将锡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素质教育的全过程,拉开了校园特色建设的新局面。

  一、课程实施基础

  加强锡伯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学校语文、历史、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建设中的开发运用,是我校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利用“锡伯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地缘优势,合理构建学校课程建设,利用锡伯族西迁文化的精神力量唤醒学生主体意识,深化校本课程建设中渗透锡伯族传统文化,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模式,且为传承弘扬锡伯族传统文化打下深厚的基础。我校现已开展射箭、篮球、田径、舞蹈、美术、书法、器乐等课程项目的建设与培训,并建立了射箭队、篮球队、舞蹈队、美术书法兴趣小组、器乐班,学校于2005年经国家体育总局认定为“全国射箭重点学校”。校射箭队在全国各类赛事中成绩斐然,这些成绩为我们进行“锡伯族优秀传统文化在课程建设中的运用开发”这一课程项目的开发,具备了良好的研究基础,为我校开设选修课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的经验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二、实验采取的方法

  以学生选修II课程为主体,设立“锡伯文及锡伯文化”、“锡伯族音乐艺术”、“锡伯族舞蹈艺术”、“锡伯族传统体育”等课程,突出培养学生艺术特长;以锡伯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为主体,抓锡伯族西迁历史精神的提升和沁润,达到提高中学生的人格品质。

  1.开设锡伯族语言文字及历史文化课程

  学校借助高中课改的东风,与自治县文化局、语委会等有关单位建立课程师资队伍,高中选课时安排锡伯族语言文字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课。定期开展知识讲座、理论研讨、组织交流学习等,及时总结、互相交流,为濒临灭亡的锡伯族语言文字(满族语言)搭桥修补,进行拯救作出贡献。

  2.开设锡伯族传统体育、音乐、美术、舞蹈、器乐等艺术课程

  艺术是人类有史以来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自从游牧民族祭奠祖先的原始歌舞、猎手在石窟中留下的原始猎物壁画以及人们编演的原始英雄史诗以来,艺术始终在描述、界定并深化着人类的经验。全体学生,无论其天赋或文化背景,均有权享受艺术教育所提供的丰富内容。我校结合锡伯族地区优势,选择适合我校自身发展的校本课程,吸收少数民族先进文化的精粹来提高学生自身的人格素质,创造出我们应有的特色。

  三、预计效果及取得成果

  (1)体育、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选择性、综合性和均衡性,更能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

  我校在设置锡伯族传统体育、音乐、美术、舞蹈、器乐等艺术课程时,注重综合性、时代性、实用性和地方性;积极探索学生自主和教师指导结合、欣赏和训练结合、把开发潜能,提高素质作为体育、艺术教育的归宿。

  (2)全面开放校园课堂。以“课程”建设来设计和组织校园文化与活动,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课堂,开放图书馆、实验室、语音室、网络教室、劳技教室、美术画室、体育场地,切实开展各种社团、兴趣小组活动和每年一度的文化艺术节、春季田径运动会等,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课堂系列”中,使校园成为学生展现特长、张扬个性、促进成长的乐园。

  “锡伯族传统文化在学校课程建设中的运用开发”这一课程建设体系为全体师生提供了学习与生活的选择性空间,为全体学生发展特长、张扬个性创造性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奠定了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提高了我校教师对课程建设与教学的处理能力,实现了教育教学的质量稳步提高和学校的持续发展。

  四、困惑与展望

  在课程建设与实施中我们清楚地看到,校本课程建设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和过程,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课题研究也伴生了诸多的问题、障碍和困惑。

  (1)“锡伯族传统文化在学校课程建设中的运用开发”是否适用于每门学科、每节课、每个学生?

  (2)我校学生的民族成分多,“锡伯族传统文化在学校课程建设中的运用开发”的课程是否符合所有学生学习的品质?

  (3)“锡伯族传统文化在学校课程建设中的运用开发”的课程怎样选择有效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

  (4)如何构建完整的包括评价机制在内的课程建设体系?

  这些问题、障碍和困惑让我们时刻进行冷静的思考,以此带给我们研究的突破,研究的方向,研究的前景。

  课程建设展望范文第6篇

  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的重要性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校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和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在认真做好特色专业工作的基础上,以学生受益面大的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为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兼顾学科与专业分布和发展需要,坚持重在建设的原则,构建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吸引一大批一流的教师授课,探索出创一流教学水平和培养高水平教师的新途径、新机制,把教学思想、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几个方面的改革整合为一体,推进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和教育技术的改进,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明确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的目标,切实制定好相关制度

  1.方案明确,制度规范。按照学校教学基础建设工程要求,认真制订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建设目标、工作思路和保证措施。参照教育部、省教育厅精品课程评选办法及标准,制定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精品课程评选办法、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等相关文件,为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奠定基础。

  2.逐课推进,整合建设。学校下达工程实施方案及相关文件,提出工作要求。各教学单位根据任务要求,在仔细分析本单位课程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精品课程建设计划。学校统筹审定各教学单位建设计划后,与各教学单位签订精品课程建设协议,明确目标任务和进度要求,各教学单位根据要求组织实施。各教学单位要从学校发展的高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整合优化专业课程资源。认真研究自身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课程建设整体规划,把精品课程建设纳入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抓课程建设,根据各自实际情况提前遴选出准备重点建设一批课程,做好近期和长期精品课程建设规划。有计划、有目标、分阶段、分层次地开展精品课程建设。从课程建设规划和目标来说,就是分步骤实施精品课程建设,成熟一个确定一个。从课程建设的层次来说,就是逐步从单门课程建设发展扩大到系列课程,以至于更高层面的整合性、综合性课程建设。

  3.制定精品课程建设立项、管理、验收办法。对于精品课程的遴选,采用课程建设项目申报立项制度,以项目的形式,课程申报自评,教学单位初评推荐,在通过学校组织的公开答辩和专家论证后才能确立为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在建设期内,学校将根据建设任务和要求,实施动态监控,保证精品课程建设质量。根据课程建设验收标准,要求每门课程将精品课程立项时的情况与精品课程建设验收时的情况进行对照,并按照《精品课程验收办法》申请验收。立项的精品课程经过一阶段建设后,不一定成为精品课程,只有验收达到精品课程建设的标准的课程,才能正式命名为校级精品课程,择优推荐参加次年度的省级精品课程评选。对于未能按期或按质完成课程建设任务的,学校将视情节对课程负责人作出相应处理。如果出现建设迟缓、出现重大教学事故、建设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将根据情况中止建设项目,停止建设经费资助,另行滚动填补其他课程。

  4.适时总结,推进提高。精品课程建设每个周期结束后,学校主管部门都要认真总结前一阶段工作得失,针对存在的不足,制订整改措施,改进下一阶段工作,提高精品课程建设水平。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全部结束后,学校将全面总结工程实施所取得的成果,表彰成绩突出的教学单位和个人。

  处理好精品课程与其他基础建设工程的关系

  1.以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工程为基础,抓好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围绕品牌特色专业来进行精品课程建设,加强精品课程建设与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结合力度,有利于高校建设各自具有影响力的品牌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建设是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也是建设品牌特色专业的具体解决途径。无论什么专业,也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培养方案,最终都要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计划上,而教学计划的核心内容就是课程体系,即专业的培养方案都要通过具体的课程教学来实现。有了完善的课程体系,才能有完备的专业培养方案。因此品牌特色专业需要有精品课程来支撑,品牌特色专业最终要落实到精品课程建设上来。各高校要打造自己的品牌特色专业就必须在精品课程的建设上有长远的规划,以突出主干专业为基本原则,使之不要过于分散,以便着力建设具有品牌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的含义不仅是要上好这一门课,而且是一项包含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管理、教材和实践教学设备与实训基地在内的系统工程,如果一个专业的核心课程都是精品,将这些精品课程有机结合起来,这个专业理所当然地就是一个品牌特色专业。

  2.要做好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必须推进现代教育技术提升工程。整合各教学资源管理平台,构建教育资源网络,加强彼此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确保精品课程建设与素材资源建设协调一致,提升精品课程的整体水平。每门精品课程的开发都离不开相关教育资源的支撑,事实上精品课程开发大量的工作是素材资源的收集和制作,而这些缺乏有效管理的教育资源又难以收集和共享。如果我们能将分散、无序的资源整合起来,使教师能方便、高效地将其利用于精品课程建设之中,将极大地缩短精品课程的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因而,学校在鼓励教育资源建设的同时,应该着手解决好资源的管理和共享问题,切实推进现代教育技术提升工程。

  3.要做好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必须做好教学名师培养工程。实行精品课程建设岗位负责人遴选制度。要求精品课程建设岗位负责人是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学名师,应具备教授职称,并担任课程主讲,由其负责精品课程的教学组织、改革与建设,履行相应的基本职责。同时,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和精品课程科研工作,丰富精品课程的内涵,保证精品课程能够持续发展。精品课程建设需要后继有人,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它直接关系到精品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结合精品课程建设的需要,落实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使青年教师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制定培养计划时,要针对每个青年教师的实际,充分发挥其业务专长,使各种类型的优秀人才尽快脱颖而出。其次,通过组织青年教师观摩、参加各种教育教学研究实践甚至出国留学,以拓展学术视野。在这个过程中,课程负责人要带领他们参加相关的教改项目和教学研究课题,引导他们撰写教学研究论文和参加教材建设,指导和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

  提供保障措施,切实做好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在组织管理上,学校实行宏观管理,教学单位监督指导,课程建设岗位负责人具体组织实施的体制。学校工作的重点是经费支持、政策保证和组织验收,课程建设的过程和重点在教学单位。

  1. 认真建设精品课程,加强管理和指导。实行评估――建设――再评估――完善的全过程,将立项评估、中期评估、验收评估、验收后跟踪衔接起来。在评估中,精品课程建设岗位负责人对精品课程建设全面负责。对立项的精品课程,学校实行跟踪评估,采取滚动竞争的方法,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确立后,每门课程每年必须向学校提交精品课程建设成果年度报告,接受学校组织的精品课程建设中期评估。在评估中实行同行专家评估与学生评估相结合。对不按学校要求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的课程取消立项,对不符合精品课程条件的课程不予以认定。

  2.积极建立精品课程支持、激励机制。经二级学院推荐确定的符合专业建设需要的重点课程,经学校评审符合立项条件,予以立项,对每门立项的课程,学校提供一定的课程建设经费,分年度视课程建设情况下拨;经评审鉴定优秀者给予经费资助的同时,确立为校级精品课程的评选的重点对象,并以扶植培育为省级精品课程。对课程负责人,由学校颁发聘书,按年度颁发岗位津贴;对主讲教师,在教学工作量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通过激励机制的建立,吸引了一大批名教授参与本科教学和精品课程建设,给本科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经过几年的精品课程建设,我校摸索出一套精品课程建设的初步经验,在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Z].2003.

  [2] 余胜泉,朱凌云,曹晓明.教育资源管理的新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03(9) .

  [3] 张敷荣,张武升.建国以来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回顾与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0(4).

  [4] 北京市组织的精品课程网上资源运行情况专题调研及主要结论[J].中国大学教学,2006(5).

  课程建设展望范文第7篇

  【关键词】民主革命时期 高中思想政治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B-0024-02

  马克思指出,人们是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教育同样不能隔断历史,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建设也离不开对历史的继承与发展。回顾民主革命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建设历程,总结其历史经验和教训,对于完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民主革命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渊源

  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在自己领导和创办的革命干部学校如湖南自修大学、农民运动讲习所等,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教学来对学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土地革命时期,党在革命根据地创办的红军大学和干部学校,根据当时政治军事斗争的需要,也先后开设了诸如“社会发展史”、“党的建设”、“苏维埃建设”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这些政治课程的教学对提高干部群众的政治觉悟,培养革命人才,保卫红色政权起了重要作用,也为后来抗日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中学思想政治课程建设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二、民主革命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建设及其发展

  革命根据地正式在中学阶段设置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始自抗日战争时期。抗日革命根据地为了适应抗日救国的需要,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改造了政府在高中设置的充斥着封建、买办内容的“公民”等课程,代之以新型的革命政治课程。由于当时抗日革命根据地处于残酷的战争环境,被敌人分割包围,尚不具备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和编写统一的教材的条件,只能由各个革命根据地按照本地实际情况分别设置相应的课程。如1942年《陕甘宁边区暂行中学规章草案》规定,高中教学科目中设“社会科学概论”、“哲学”,分别学一年,每周3课时,每周还有1课时的时事政治教育。绥师1940年高中政治课程的内容包括“青年修养”、“边区问题”、“国际问题”、“苏联问题”、“土地问题”等,1941年第二学期高年级讲“社会科学概论和唯物辩证法”。米脂中学1943~1944年高中政治课程设置较为系统,“社会科学概论”包括四讲:阶级与阶级斗争、政党、国家、革命。各讲内容均较简明,如“阶级与阶级斗争”主要讲四个问题:一是阶级的定义与几种阶级的错误理论批判;二是阶级的来源;三是阶级的变化及过渡;四是中国各阶级。1941年晋察冀边区中学校长会议拟定的“晋察冀边区中学课程标准”规定开设“社会科学”和“中国问题”等高中政治课程,每周授课2~3课时。

  抗日战争胜利后,随着解放区的扩大,解放区内部逐渐趋于统一,教育的要求也趋于一致,高中政治课程建设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各解放区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中都规定必须开设高中政治课,开设的课程有“中国革命”、“中国现状”、“社会常识”、“新民主主义论”等。高中政治课程教育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树立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思想和树立为人民谋求幸福的革命人生观。当时的华北人民政府还了《统一中学政治课程标准的规定》,指出“中等学校政治课,系指导学生思想,提高思想认识与理论知识的主要课程”;规定高一年级开设“经济学”、“中国经济”等课程,高二年级开设“政治学”课程,高三年级开设“新民主主义论”、“政治常识”课程。

  三、民主革命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建设的作用与不足

  民主革命时期开设的高中政治课程结合当时政治斗争的需要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分析当时的政治形势,并进行共产主义信念教育,这对于帮助广大青少年学生认识中国革命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树立革命的人生观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无数的进步青年正是在这种教育的启发下走上了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杰出的贡献。然而,反观这一时期的高中政治课程建设,以下两点值得我们深思:一是迫于当时残酷的战争环境,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设置服从和服务于政治斗争和战争的需要,课程目标、教材编写、教学内容等不尽一致,思想政治课成了运动课。“抗战时期教的是抗日战争的内容;国共和谈时,教材就有‘和平谈判’的内容;到1947年又学习的(下转第35页)(上接第24页)政策。”二是缺乏基本的课程与教学理论观照,也没有系统的对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的研究,直接把战争条件下培养干部的教育教学经验移植到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存在课堂教学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化、口号化,对学生要求过高,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内容少等弊端,思想政治课程本身所应有的人文关怀被边缘化了。上述两点在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时期内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仍有一定程度的反映。对此陈桂生教授指出:“由于中国革命的成就实在太伟大了,解放区教育对于中国民主革命成功的贡献实在太伟大了,以致在人民共和国教育史上一个‘解放区教育的情结’长期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尽管1949年以后,高级小学以上的普通教育学校已经不再作为‘干部学校’了,而事实上仍不免按照当年青年干部的形象塑造学生。”

  那么,民主革命时期高中政治课程的价值取向是怎样影响后来高中的政治课程建设的呢?这个课题值得研究。本文只作为一个引子,供同行参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张文鉴.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法[M].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3]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中等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4]吴铎,罗国振.道德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吴铎.德育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6]吴慧珠.新中国小学德育课程的演变[J].课程·教材·教法,2006(6)

  [7]陈桂生.中国基础教育中的“思想道德课程”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

  【基金项目】贺州市“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0B033)

  【作者简介】潘永云(1972- ),男,广西富川人,富川民族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建设展望范文第8篇

  关键词:书法 学科 课程

  二、书法课程的学科基础

  为什么书法课程建设需要有学科基础?书法学科研究现有基础怎样?书法学科研究可以为课程建设提供哪些支撑?这些问题有必要作出明确的回答。

  (一)书法学科与课程的关系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任何一门成熟的课程,必定需要相应学科作为基础。书法课程建设离不开书法学科。课程建设既要有社会需求,它决定要不要开设该课程;也要有学科基础,它决定能不能开设该课程。

  什么是课程?一般的说法,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什么是学科?《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将学科定义为:“教育科目,也称科目,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组织起来的科学基础知识的体系。为了教学的需要把某一门科学的浩繁的内容加以适当的选择、合理的组织和排列,使它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和某一级专门学校教育应达到的程度。这就形成了同这门科学相应的学科。” 《教育大辞典》将学科分成两方面定义:“一定科学领域的总称,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学科课程的组成部分,与教学科目通用。”

  学科与课程也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其一,学科是一种对知识的分类,而课程既可以是对知识的分类,也可以是对知识的综合。作为对知识的分类,一门学科可以分设为多门课程;作为对知识的综合,一门课程则可以包含很多学科。其二,学科对知识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知识自身的逻辑体系,而课程不论是对知识的分类还是对知识的综合,都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基础、接受能力等因素。其三,从教育角度看,学科的核心是创新,其主体是教师、学者;课程的核心是传承,其主体是学生及其他教学对象。其四,学科知识是构成课程的元素,学科的人才培养功能要以课程为中介来实现;课程不仅是对学科知识的传播、改造和拓展,同时课程也往往是新兴学科的生长点。

  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九年十八学期的书法课程,如果不是建立在书法学科研究的基础之上,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二)书法学科研究的现有基础

  现代书法学科思想的发端,应该追溯到蔡元培1918年所提出的“书法专科”的学科思想。1927年12月他提出《筹备国立艺术大学之提案》,1928年又亲自倡导、创立“国立西湖艺术院”的运筹与决策实现。这些可以看作是蔡元培基于他美学思想、艺术教育思想中的“书法专科”学科思想、并付诸实施的具体行为体现。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至今已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学科体制的多元化形态,培育了诸多与书法相关的专业,培养了大量接受书法学科思想、经过书法专业训练的书法家、研究者、工作者以及书法教师。

  如果我们稍作分析就会发现,在书法学科建设过程中,有不同的研究方向和重点,如:

  以“书法本体的发展”为研究对象,更多地关注书法学科建构、书法艺术本质的内在逻辑规律、书法创作流派的发展,以培养书法艺术的专门优秀人才为目标,侧重于造就具有创新思想、创作能力的书法艺术家。

  以“书法与中国文化”为研究核心,侧重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书法艺术研究,更多地关注书法与中国文化的依存关系和书法在中国文化中的生存状态,凸显书法的文化属性,以培养和造就具有较深厚的中国文化修养的书法研究、教育人才为目标。

  以文字学、古典文献学、书画篆刻史学、古代书论研究为根基,关注中国书法与文字的渊源关系,着眼中国书法艺术的启蒙、发生和发展,突出书法作为艺术的审美属性;在对传统书法艺术中名碑名帖的临摹、对传统文化中的古典书论、诗词及中国画的学习基础上,以培养具有先进的创作思维、优秀的创作技巧的书法人才为目标。

  也有一些学者的观点认为,书法学科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涵盖了两大体系:第一种是从史学、美学出发,强调古典书论的合理性,并进行系统化,包括书法史学(书法风格史、批评史、教育史);书法美学(美学原理、创作原理、赏评原理、技法原理、比较书法学)。第二种是从书法哲学的视野出发,包括书法心理学(创作者、欣赏者情绪等)、书法社会学(自然、社会、文化环境)、书法形态学(作品的工具、材料、形式及相关的创作事件等)。

  毫无疑问,书法学科研究是历史的、时代的系统工程,根植于历史、立足于时代、展望于未来,不仅对博大精深的书法传统进行解读、梳理、解构、重组,而且也为当代的书法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实践创新、发展方向。

  然而,现有书法学科研究与建设明显不足。就目前全国高等院校开设书法专业的状况看,其本科书法教育有设在中文学院、政教学院、历史学院的,也有设在美术学院、艺术学院、文化学院的,其所授学士学位不是以“书法艺术学”的名义;就硕士、博士教育现状看,也没有一所大学的毕业生是以“书法艺术学”的名义而获取学位证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的硕士、博士学位证书是“美术学书法艺术教育方向”,浙江大学艺术学院的博士为“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书画篆刻史学研究方向”,中国美术学院的硕士、博士毕业生,南京艺术学院所招硕士生、博士生,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所招硕士生、博士生,都不是以“书法艺术学”名义,这是明摆着的事实。――这些存在的问题说明,书法学科研究任重道远,尚需加倍努力。

  当然,我们应该看到经过近百年的书法学科(专科)思想演变、理论研究、教育实践,现代书法学科业已有了深厚的积淀和坚实的基础。尽管有许多学者以为,书法学科研究是高等教育的事情,但事实上,高等教育的书法学科研究既为高校学生提供专业教育的理论支撑,也同样可为基础教育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尤其是高校书法相关专业中的有许多成熟课程,如《书法史》《书法技法》《书法创作》等,理应成为基础教育阶段书法课程建设的源泉。

  (三)书法学科研究可为课程建设提供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导

  1.为书法课程建设提供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

  书法课程建设需要有顶层设计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这些思想、理念只能来自于书法学科研究。与其它学科研究一样,书法学科研究首先表现在对书法艺术的性质、界定、概念、特征、内涵及书法教育与发展的研究,这是书法学科思想的主要内容,其中书法学科的教育思想,是相对独立的、宏观的,它强调对书法的教育思想、学术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本质、培养目标等研究。这些书法教育思想、理念等,既然在专科、本科、研究生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教学中得以实施,那么,它当然可以而且理应成为基础教育阶段书法课程建设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导。有学者认为,随着书法学科研究深入和书法学科教育思想发展,书法学科必将摆脱当下寄生于“美术学”门下的尴尬处境,从“美术学”的层檐下剥离出来,在艺术学门类中的独立门户,成为2l世纪一门独立的艺术显学科;由此,我们也完全有理由相信,有顶层设计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的书法课程,必将从语文、美术等课程藩篱下解脱出来,成为独立的、成熟的一门课程。

  2.为确定书法课程性质、目标提供理论基础

  就书法课程的性质、地位与目标而言,有诸多模糊的问题需要搞清楚。例如书法课程定位与归属的问题:其一,书法课程是文字教育还是艺术教育?如果是文字教育,应归属于语文学科,是语文老师的任务,注重文字的识、读、写,掌握文字的形、声、义;如果是艺术教育,应归属于书法(美术)学科,是书法或美术老师的任务,注重文字书写的艺术性和欣赏性,强调以汉字为表现载体、以书写为表现技巧、以工具材料为表现媒介、以点画为表现形态等,来表达情感、精神、思想。其二,书法课程是技能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如果书法仅是技能教育,那么书法课程教育目标中,就应该强调学生经过特定的训练而具备的一种书法技术能力,在教学中重在技巧训练;如果是素质教育,那么课程强调的是,让学生参与某种学习、活动的过程,以达到陶冶性情、培养品格、增加趣味、提高审美素养的目标,在教学中重在过程体验。――这些是书法课程建设中实际问题,如果没有思辨的书法学科理论作为指导,就无法分辨清楚,只有放在书法学科研究的视野中,才会迎刃而解。

  2013年1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印发的通知》,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书法学科研究的辩证方法,基本明确了书法课程的性质、地位、目标与任务。书法课程的性质既是技能教育(实用性),也是艺术教育(创造性),又是文化教育(普及性)、更是素质教育(发展性);书法课程地位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其目标与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总目标)。

  3.为建构书法课程内容体系提供知识逻辑

  与其它学科研究一样,书法学科研究也表现对研究内容进行结构重组,注重研究内容的体系化、规范化和逻辑性,它揭示书法学科知识的发生、发展及其影响的规律。对相关知识的科学分类、归纳、整理,是学科研究的专长。例如将书法史进行科学分类,可以归纳出包括文字演变、笔法演进、工具材料发明与改进、书学理论发展、书法教育等等的专门史,从史学的角度,对书法学科进行架构。因此,书法学科研究的内容一般遵循由低级向高级逐渐发展、完备的量化过程,其前后的逻辑关系是以学科发展轨迹的直线秩序为纲,关注研究内容的发生、发展、延伸及预测、展望的逻辑性。因此,只有利用书法学科研究的已有成果,依据书法学科研究提供的知识逻辑,来组织和选择基础教育阶段的书法课程内容,才有可能建构9―12年系统的、适应不同年龄年段身心特点、遵循书法知识发展规律、符合书法教育教学原理的课程内容体系,――这一点恰恰是书法课程建设的关键,在当下严重缺失。

  4.为书法课程选择教学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一般来说,学科研究方法具有思想性、规范性、独特性、超越性,正是书法课程教学模式所需要的内容,它为书法课程选择教学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毫无疑问,书法课程教学具有综合性强的特点,根据它的复杂性、交叉性,如何确立书法课程的教学模式?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目前,基础教育阶段的书法课程教学存在一定的随意性,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要么只进行基础的临摹训练教学;要么简单地从教师个人心得体会出发,讲授一些基本的作品格式要领和创作方法,忽视书法教学的全面性、逻辑性和针对性;更有甚者,则是放任自由,跟着学生走,缺乏有效的教学、创作引导。与其它学科研究一样,书法学科研究也表现为一种研究方法和教学模式上的探索与实践,比如,对古代经典的继承性、选择性、研究性学习而形成“古典模式”;对书法的现代性、装饰性、图画性的探索学习而形成的“现代派模式”;强调书法的技巧性、构思性、主题性而形成的“学院派模式”等等,这些建立在书法学科研究理论基础上教学模式,既为书法课程建设提供“方法论”和“思辨能力”,也可为基础教育阶段书法课程教学模式的形成提供科学依据。(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 教育卷》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5.8

  [2]顾明远 《教育大辞典》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8

  [3]李开元 《当下情结与未来方略――关于构建高等教育独立“书法艺术学”课题的思考》 《高等书法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2004.9

  课程建设展望范文第9篇

  关键词:网络精品课程;问题;对策

  一、网络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1、有利于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

  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在我国依然严峻。优质的教学资源集中在少数地区或少数学校,如何打破地域格局,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国家教育改革中的重大难题。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为突破这一难题提供了新思路。所以,加快网络精品课程建设,实现数字化校园,对于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意义重大。

  2、有利于推动教学改革,丰富教学手段

  网络精品课程以多媒体教学为手段,以网络传播为途径,对于教师素质、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高校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加快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及普及,对全面深化教学改革,丰富教学手段,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极为有利。

  3、有利于扩宽学习渠道,提高学习效率

  随着社会竞争不断加剧,人们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在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传统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均需要受教育者到固定的场地接受教育,一些工作繁忙的社会从业人员由于时间限制而对再教育一拖再拖。为此,如何高效实现全民终身教育被提上日程。网络精品课程实行网上授课模式,受教育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时间安排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以不断充实自己,不仅扩宽了学习渠道,而且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我国网络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网络精品课程建设走过了11年的历程,在部级、省级精品课程数量上取得一定突破,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上取得一些创新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下:

  1、师资队伍建设不尽合理

  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创建精品课程的保证。其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师资队伍职称、年龄、学历结构合理;既有主讲教师又有辅助教师;团队教师有参加教学改革、课程研究改革的经过鉴定的阶段性成果。如此的教师团队结构有利于起到以老带新,实现课程连续建设的作用。但现实情况是,我国部分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团队构成不尽合理,缺少高职称教师,年轻教师较多,教学工作经验不足,科研成果不丰富,在精品课程建设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另外,由于学校经费投入有限,年轻教师参加培训和进修的机会较少,对于一些学科前沿的知识不够了解,在科研和精品课程建设方面动力不足。

  2、教学内容与教材建设不够完善

  教学内容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先进性直接影响精品课程的质量。而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之一就是相关教材,其次便是教师团队对相关知识的最新科研成果。所以,教材更新是否及时直接影响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及实用性,进行影响精品课程建设的质量。通过对国家精品课程网中部分部级、省级精品课程调查发现,部分课程由于受讲授时间限制,不能对相关问题进行细致的讲解说明,导致学习者不能完整的获取相关知识。精品课程选用教材过于陈旧,授课内容中的前沿知识在课本中无法找到,教材建设比较落后。网站课程内容更新不及时,多数是在上传之后再没有进行更新和维护,部分课程资料经常出现打不开的情况,而且对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获得相应的解答,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

  3、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单一

  教学方法多样化,实现因材施教,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但纵观已建设完整的网络精品课程,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的零互动课堂教学随处可见,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现象依然普遍存在。甚至一些精品课程虽然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了网络课件、电子视频的创作,但也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的搬家,内容多以文字为主,缺少相关的图片与视频介绍,在讲授过程中仍然以灌输为主,缺少引导性、互动性的交流与讨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精品课程教师团队技术不过关,不能顺利应用现代技术进行课件、视频的自作,在精品课程视频录制过程中,流于模式,缺乏大胆的创新,导致我国精品课程建设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上一直没有重大突破。

  4、教学管理体制不健全

  健全的教学管理体制是监督网络精品课程不断更新和完善的保障。目前,我国网络精品课程的教学管理体制还存在很大漏洞,表现在:第一,监管不到位,对于部级、省级网络精品课程的评审基本上是一审终审制,对于网络课程资源后期的完善和更新缺少监管;第二,网络精品课程评价体系不健全,目前对于网络精品课程的评价仅仅局限于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自身的在线评价,缺少对于学习者自身的评价和同伴的评价,尤其缺少过程评价;第三,网站资源维护不到位,部分网络精品课程视频资源无法打开,甚至缺失的现象依然存在。

  三、提升我国网络精品课程建设质量的有效策略

  针对我国网络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现采取如下措施:

  1、培育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教育部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作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别指出,"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这就充分说明了教师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一方面,应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和科研工作。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而青年教师承担着承上启下的重任,为此使青年教师认识到自身的责任,积极参与精品课程建设,同时以科研辅助教学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应形成职称、年龄、学历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通过健全教师激励机制,加大培养经费投入,提供外出交流机会等方式不断优化教师队伍。

  2、改革教学内容,同步教材建设

  要建设特色鲜明、具有示范效应的精品课程,改革现有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势在必行。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改革方向是能够反应和吸收学科领域的新成果,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形成科学性与实效性并举的教学课程体系。同时,更新教材也至关重要,可采用电子教材优先出版的方式,做到相关学科教材的同步更新。

  3、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和切入点。通过转变原有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打造生动课堂,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倡情景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可通过设计情景、案例启发等方式,使学生主动思考,并得出结论,以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倡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来丰富教学手段,通过视频、动画的设计与导入,使课堂变的更加与时俱进,生动活泼,枯燥单板的课程内容变的更加生动,以提高教学效果。

  4、建设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

  要建设一流的、可持续发展的网络精品课程,健全教学管理机制至关重要。首先,要根据实际需要不断优化设计精品课程网站,保证精品课程资源的完整性和新颖性;其次,要加大网络精品课程建设的经费投入,保证网络精品课程负责人,有资金对课程进行后期的补充很更新;再次,完善网络精品课程的评价机制,对于后期维护不到位,知识更新不及时、学习者评价较差的精品课程实行淘汰制,同时对于优秀的网络精品课程教师团队给予一定的奖励。

  参考文献:

  [1]詹云军,袁艳斌,黄解军,张晓盼.精品课程建设中的问题及优化升级的建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4,(1).

  [2]雷经国.新建本科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与展望[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课程建设展望范文第10篇

  一、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法、步骤与成果

  (一)酝酿准备阶段(2009年6月至2009年12月)

  1.领导领航,制度保证

  我校被定为甘肃省地方课程建设示范项目学校后,校委会成员展开讨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校委会成员及各教研组组长为副组长的校本课程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全体教师积极展开校本课程开发工作。

  2009年10月,我校结合实际,制定了《会川中学校本课程审议制度》和《会川中学校本课程评价制定》,同时修改了《会川中学优秀教研组评选方案》,以上两个制度和一个方案,能使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工作长期有效地坚持下去,成为枝繁叶茂的常青树。

  2.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我校制定了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素质发展为核心,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利用当地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增强体质,发展智力,培养品质,激发兴趣,掌握一技之长,促进学生全面、健康、个性化的发展,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做科研型教师,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3.专题培训,提高能力

  从2009年6月以来,我校对教师进行了有关校本课程的专题培训,如校本课程及开发的意义、如何开发课程资源、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如何写校本课程纲要、校本课程如何评价等,提高了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

  4.整合资源,编写初稿

  我们通过实地采访掌握了一些感性资源,通过调查研究挖掘资源内涵,通过文献分析提取了有用材料,通过开发自己展现了个性才艺,根据校情、学情,对各种资源横向、纵向进行比较、进行整合,编写校本课程初稿,积极申请课题。

  (二)编纂审议,修订成书阶段(2010年1月至2010年3月)

  1.精心策划,细化目标

  校本课程目标决定着校本课程的性质。目标一旦确定,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就有了一定的依据。在确定了课程的具体目标时,各课题组成员综合分析了影响目标设置的各种因素,认真、全面地考虑了特定的学生群体的需求,制定了具体的、细化的目标,并根据目标设置了课程纲要,做到了课程开发的有的放矢。

  2.落实目标,喜结硕果

  学校课程建设的直接目的是让学生受益,为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创造条件。开发者会面对多样性的课程资源,因此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体现特色资源开发,落实目标。

  我校周边自然风光秀美,民俗风情醇厚,地方特产有名,名胜古迹遍布,基于此,我们开发了校本课程《渭源地方文化》,以期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结合当地人民喜爱秦腔的民俗民情,我们开发了校本课程《秦腔演唱》;有不少学生爱唱歌、爱跳舞,我们又编写了《舞蹈》教材,目的是丰富学生生活、发展学生特长。农村中学学生学英语难,成绩普遍不高,兴趣不浓,英语教研组试用种种手段来提高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和成绩。实践证明,英语口语过关竞赛活动,既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英语成绩。为了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又组织力量编写了校本课程《英语口语交际》,并按年级组织落实。我校还有针对性地编写了《心理健康》和《食品安全常识》,让学生学会关注自身心理健康,掌握相关的知识,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食品安全是所有人关心的问题,因此《食品安全常识》更具实用性,更受关注。以上六个校本课程就是我们第一阶段的劳动成果。

  二、反思与展望

  (一)校本课程建设的基本经验

  1.领导高度重视。校长应该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领导者和坚实的支持者,应当成为校本课程的总设计师,要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保障,予以支持。

  2.教师既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应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学习和提升开发运用校本课程的能力。学校要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优势和才干,通过对教师资源的突破来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

  3.学生是校本课程的实践对象,校本课程的开发运用,要以学生为核心,要让学生受益,为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创造条件,搭建平台。

  (二)校本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较薄弱,周围大量鲜话的资源进入不了视野,难以成为校本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整合、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2.开发课程资源的工作量大,时间有限,因此学校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挖掘教师的潜能,自觉自愿编写实用而有效的校本课程 。

  3.要真正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学习兴趣、个性差异,有的放矢地开发课程资源;要狠抓实施,发挥校本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实现预期目的。

课程建设展望范文

课程建设展望范文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