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兴:论足球精神属性的消亡 就喜欢克罗地亚赢

日期: 栏目:体育资讯 浏览:87 评论:0
马德兴:论足球精神属性的消亡 就喜欢克罗地亚赢

  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马德兴多哈报道

  北京时间12月10日凌晨,2022卡塔尔世界杯结束了两场1/4决赛的争夺,克罗地亚与阿根廷经过点球大战,先后淘汰了夺标最大热门巴西以及自认是夺标热门的荷兰队,杀入半决赛。阿根廷晋级并不令人意外,意外的则是原本可以90分钟内结束的战斗,阿根廷却在最后时刻丢球,最终才通过点球将荷兰人送回老家。但克罗地亚能在加时赛最后时刻追平比分,然后通过点球大战将五星巴西队淘汰出局,估计赛前像记者一样猜克罗地亚队赢球的人恐怕并不多。而我之所以认为克罗地亚能淘汰巴西,更看重的因素就是精神属性。

  ①足球的民族性才是核心竞争力

  自卡塔尔世界杯开幕以来,我最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亚洲球队身上,有亚洲队参加的小组赛几乎一场未落。而三支亚洲球队出线后,因韩日同天进行1/8决赛,因而只能遗憾错过巴西队4比1大胜韩国队一仗。

  与足球打交道的岁月已久,从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收看电视转播,再到1998年法国世界杯真正开始现场采访,世界杯真正吸引我的除了单纯的技战术之外,更重要的是足球所折射出来的“精神属性”,也就是文化、人文价值。只可惜随着现代足球的发展越来越功利,商业渗透进入足球的每一个细胞,足球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越来越被淡化甚至扭曲,世界足球的发展日趋大一统,越看越觉得有些无趣。

  自从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上欣赏到了桑塔纳所指挥的纯真的桑巴足球后,随后的世界杯上我便认定桑巴足球已经“死”了,即便是大小罗、里瓦尔多领军的那支留有“桑巴足球”最后味道的巴西队在2002年世界杯上夺冠,我也依然觉得与济科、苏格拉底、法尔考等人组成的桑巴军团相去甚远。

  当越来越多接触到国外的足球,就越来越理解足球的民族性。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开始迷恋起日耳曼战车,甚至在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前大胆预测,认为当时的联邦德国队将会夺魁,这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日耳曼人的精神属性,他们拥有钢铁般的意志力与战斗力,整个球队像一部精密的仪器在运转。在技战术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最终能够左右比赛结果的恰恰就是意志力。最终德国人在决赛中以1比0力克马拉多纳所率的阿根廷队。套用现在的话来说,那时我是“铁杆德迷”。

  后来跟随中国足球队南征北战,自己心中真正的主队只有中国队。且另一方面,德国队也逐渐变得不再纯粹。日渐增多的移民球员穿上德国国家队的战袍后,以往日耳曼人那种不畏艰巨、敢于挑战的精神文化属性也慢慢地消失了。我并不是一个“种族论”或“血统论”者,也不反对移民、归化之类的方式,越来越多的移民在德国青训体系下成长起来,并开始代表德国队出战,这属于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但是这些移民或移民二代甚至三代球员在德国生活的时间再长、融入得再深,日耳曼人骨子里的那些东西始终是不可能彻底秉承下来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足球之所以是足球,其本质就是地域文化之间的竞争。俱乐部层面,一支球队所代表、反映、弘扬的是所在地域的文化;一支国家队,所代表、反映、弘扬的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球迷看球之所以能热血澎湃,就因为文化同源,球队能传承地域之精神、延续其历史、体现其人文价值。这些才是足球的核心竞争力。

  当大量移民或后裔球员开始大规模转换代表生活地的国家队出战时,尽管他们成长在同样的环境之中,但骨子里的东西已发生了改变。为什么现在的德国队与克林斯曼、马特乌斯、布雷默时期不可同日而语?德国队连续两届世界杯小组赛就遭淘汰意外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至于德国足球学习所谓的“传控”,勒夫甚至在执教德国队后期已经达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让德国队到处都是娘炮。日耳曼人那种精神基因、DNA已经在现在的德国队消失了。

  ②克罗地亚场上场下都更纯粹

  在现在的众多欧洲球队中,依然还保留原有精神属性的,如今恐怕就只有克罗地亚队了。今年世界杯前两三个月我曾两赴克罗地亚,跟踪采访在那里集训的中国U21和U19两支国青队,这让我对克罗地亚文化和足球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日常训练与比赛期间,我真正了解到了克罗地亚人对足球的那种发自内心的热爱,特别是听那些从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的老人讲述战争给他们所带来的伤痛的同时依然难忘足球,听他们讲足球如何让人们走出战争的阴影。克罗地亚国内的条件并不是很好,不管是工资、待遇还是硬件、基础设施等,但克罗地亚国内的球员们依然是那么地乐观,因为踢球能够让他们忘却这些,那种全情的投入,充分享受着足球带给他们快乐,那才是我更希望看到的足球。

  也正因为此,在本届世界杯前我一直暗自支持克罗地亚队,认为他们可以走得很远。特别是本届赛事某种程度上“政治化”倾向相对严重,西方社会不断在场造势且挑起事端,德国队、丹麦队、比利时队、英格兰队等众多欧洲球队似乎并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足球本身上,而克罗地亚队要纯粹不少。单纯从足球角度而言,我也希望这样的球队能走得更远一些。

  也许从技战术、整体实力而言,克罗地亚并不能算是最好的欧洲球队,但绝对可以算得上是“最纯”的欧洲球队。参加本届世界杯的13支欧洲球队中,绝大多数都有归化球员或移民球员,但克罗地亚队几乎是清一色的本土成长起来的球员。这也使得他们能够保持原有的文化属性,在实战中不会迷失自己,每一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也从不知道什么叫做放弃。就如对阵巴西队时,加时赛已经战至第117分钟时,37岁的莫德里奇依然还在不知疲倦地奔跑着,并将球巧妙地分给了奥尔西奇,后者的传中制造了佩特科维奇的致命一击,顽强地将比分追平。这才是足球比赛中真正令人恐怖的精神属性!

  反观巴西队,从80年代桑塔纳带队没有拿到世界冠军之后,“欧化”一直是巴西足球改变的方向,在欧洲足球工业化的改造之下 ,巴西足球看上去很强,但固有的巴西足球里的DNA也已经被改造得基本消失了。所以,20年来巴西就一直停留在了“五星”。这一次,巴西队又是公认已经召集齐了所有最好的球员,可是他们其实与欧洲工业化生产线上所培养出来的球员又有多大的区别?

  ③克罗地亚的精神中国足球学不会

  我对克罗地亚足球的“精神属性”如此看重,也是有感而发,更多还是感慨处于转型中的中国社会的现实。当前,国内各方面发展迅猛,但在发展的同时,过去所具有的那种“精神属性”也被部分人所抛弃。当下社会的现实之中,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我们最缺少精神层面的东西,金钱取代一切成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而生存于社会现实之中的中国足球,也不可能不受此影响。

  “足球即社会、社会即足球。”当我们在感慨现在的中国球员一代不如一代时,其实并不仅仅只是技战术或个人能力的退步,更是因为我们早就没有了以往专业体制下老一代足球运动员的吃苦耐劳精神了。改革开放40多年,社会各方面都已经步入了全新时代,作为球员追求更高的物质生活条件本身并没有错,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但当整个社会将中国足球与中国社会现实割裂开来,将中国足球之耻认定只是中国踢球人的耻辱,当全社会以嘲讽、讥笑中国足球运动员为荣、为时尚,还认定与己无关之时,中国足球其实就已经无药可救了,因为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足球精神属性,是建立在本国或地区精神属性基础之上的!

  中国足球当下最缺乏的就是像克罗地亚那样的“精神属性”,但这不是能学来或学会的,因为克罗地亚足球的精神是这个民族与生俱来的,而精神属性的缺失,绝不是中国足球这一个方面造成的!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